• 76阅读
  • 0回复

敢于突破 勇于创新——四谈批透极左路线,贯彻“双百”方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7-02
第4版()
专栏:

敢于突破 勇于创新
——四谈批透极左路线,贯彻“双百”方针
本报评论员
最近,中央实验话剧院演出的话剧《未来在召唤》,在首都观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许多同志说:这是近年来又一出动人心弦、值得重视的新作品。说它新,就新在它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展现了我国当前政治生活中两种思想的矛盾冲突,提出了人们迫切关心的重大问题,批判了某些干部中思想僵化半僵化的精神状态,是对群众进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育的形象的艺术教材。尽管作品有待于进一步加工提高,但作者敢于解放思想,敢于触及现实生活中的尖锐问题,应该肯定和赞许,它是文艺创作为四化服务的一个新收获。
话剧《未来在召唤》的演出告诉我们:批透林彪、“四人帮”一伙多年来推行的极左路线,认真贯彻“双百”方针,是使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展现新的生机、出现繁荣局面的根本所在。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表现之一,就是在文艺创作上反对党的“双百”方针,违背文艺创作本身固有的规律,设禁区,下禁令,搞艺术的“模式化”,结果,把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推进了一条死胡同。粉碎“四人帮”以后,广大文艺工作者奋起批判林彪、“四人帮”一伙摧残文艺的罪行,冲破了他们的创作模式和创作帮规,我们的文艺创作别开了新生面,陆续出现一批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但是,由于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干扰和破坏的时间相当长,唯心主义盛行,形而上学猖獗,使不少人深受毒害,至今思想上还处于僵化或半僵化状态。为了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出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使文艺更好地为四化服务,我们应该继续深入批判林彪、“四人帮”的极左路线,肃清其流毒和影响,认真贯彻“双百”方针,使艺术创作做到勇于突破,勇于创新。
创新,首先要创思想内容之新。鲁迅说过: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是不会有真正的新文艺的。粉碎“四人帮”以后,文艺战线出现的一些优秀的文艺作品之所以受到群众的欢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作品或者揭示了广大群众所迫切关心的社会问题,或者塑造了具有新的时代特点的人物形象,或者从题材上冲破了“四人帮”制造的禁区……。话剧《未来在召唤》受到欢迎,其原因也正在于此。艺术贵在创新,就这方面来说,我们多么需要敢于突破、勇于创新、大胆探索、独辟蹊径的闯将啊!可是,现在有些同志思想还不那么解放,表现在创作实践上,一是不敢迈第一步,开第一腔,等别人闯出了一条路子,社会舆论肯定了,才一涌而上;二是在题材方面赶“热门”,不少生活领域没人去闯,有的题材很少有人问津;三是开掘不深,虽然接触到了某些社会现象,但是由于心存“余悸”或“预悸”,不敢深入挖掘,作者浅尝辄止,读者和观众隔靴搔痒。这种精神状态怎么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呢?我们所要求的思想内容的新,就是要反映出时代的新生活、新思想、新精神。每个时代,都会出现它那个时代值得歌颂的新的东西,也存在着需要鞭挞的丑恶现象。我们的作家、艺术家要把时代的本质方面反映出来,就要发扬恩格斯所称赞的“艺术家的勇气”,利用艺术的力量,“喊出一种新声”,帮助人们发现、认识和扶植新生的事物,唤起人民同一切丑恶现象进行不调和的斗争。当然,作家要写出体现人民群众心声的作品,难免会遇到阻力、受到非难。这就要求作家自己首先要有强烈的、坚韧的战斗精神和战斗风格,敢于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勇敢地向一切旧的传统观念、习惯势力挑战,闯出一条崭新的创作路子。试看古往今来,凡是在文艺创作上达到较高水平,对祖国和人类作出较大贡献的,都不是那种因循守旧、思想停滞的旁观者,而是关心祖国命运,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喜怒哀乐息息相关的战士!
创新,还包括艺术形式的创新。新的内容要求有新的形式来表现;而艺术形式是否完美,对内容的表达又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提高创作质量,艺术形式上的创新是不可忽视的。林彪、“四人帮”大搞“模式化”,不管你写的什么题材,都要依着他们的葫芦画瓢,不许丝毫走样,结果创作出来的作品只能是千部一腔,千人一面。粉碎“四人帮”两年多来,我们的文艺创作在这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许多作品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但是,正象一些读者、观众所指出的那样,还有不少作品没有从套套中解放出来,看了开头,就知道情节将怎样展开,矛盾将怎样发展,最后将是什么样的结局;表现手法也显得陈旧,什么样的场合作者将会用什么样的手法处理,读者、观众事先就想象得出来。我们的文艺创作在形式、技巧上要有新的突破,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从古人、外国人以及同时代的优秀作家那里,学习和借鉴一切有益的东西。现在我们提供给作家、艺术家学习和借鉴的东西还不够丰富,可不可以多译制一些外国的优秀影片和多复映一些文化大革命前拍摄的故事片、戏曲片,供电影工作者、戏曲工作者参考?可不可以多翻译和出版一些在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上有特色的外国优秀作品,供广大文艺工作者借鉴?这样做,能使文艺工作者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找出差距。这些问题,并不难解决,关键在于有关领导部门和领导人是否从林彪、“四人帮”一伙极左路线的思想桎梏中解放出来,认真按“双百”方针办事,为鼓励创新、繁荣创作提供必要的条件。我们也希望愿意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做出更多贡献的文学艺术家,对古今中外优秀作品进行认真的学习和借鉴,并在这个基础上,深入探索,匠心独运,勇于为社会主义的文艺事业标新立异,使我们的创作水平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文艺上的创新,需要广大读者和观众的支持,也需要得到有关领导的支持、鼓励和扶植。在坚持四项原则的前提下,要放手让作家去写,不要怕这怕那、用各种旧的或新的条条框框去束缚作家的手足;要热情地鼓励作家去进行新的探索,去作这样那样的尝试,出现了争议,发生了问题,也不必大惊小怪,要让群众去讨论,要容许作者申辩,不要轻率地否定人家的探索,随便给人家扣帽子……。文艺上的创新,有了“育花人”的热心扶植,作家解除了后顾之忧,我们相信,文艺工作的步子一定能迈得更大一些,文艺作品质量的提高一定会更快一些,文艺繁荣的局面一定会更快出现。
我们满怀喜悦地欢呼那些崭新的苗芽破土而出,并且衷心祝愿它们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显示日益茁壮的生命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