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下大力建设好草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8-02
第1版()
专栏:

下大力建设好草原
本报评论员
我国有四十三亿亩草原,其中可利用的有三十三亿亩,是世界上草原面积较大、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但是,由于我们对牧区原始游牧的生产方法没有彻底改造,长期靠天养畜,对草原只利用,不建设;近十多年来,在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下,草原沙化、碱化、退化面积不断扩大,产草量比十年前减少了百分之三十到五十。每年冬春,牲畜因饲草不足而掉膘、死亡所损失的肉量,远远超过国家的收购量。目前,多数地区草原载畜量已达饱和状态,而按单位面积计算的畜产品产量,则大大低于草原畜牧业发达国家。“靠天养畜靠不住,不搞建设没出路。”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为了加快畜牧业的发展,适应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需要,现在是重视草原建设,大搞草原建设的时候了。
有人说:“草库伦又花钱,又费工,不起作用。”这种看法不对。现代化的草原畜牧业是建立在高产优质的草场基础之上的。逐步采用农业技术手段进行人工种草,使牧草长得又好又快,是草原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多年来,凡是不片面追求围建数字,扎扎实实地搞草库伦(即围栏)的地方,产草量都成倍地增加,畜牧业得到较快的发展。在草原建设上,形式主义,劳民伤财,没有实效,确实要不得。但是,因此而怀疑草原建设也是要不得的。我们要真建草库伦,讲究实效,扎扎实实地干。围了要建,建了要管,搞一个,成一个。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喊破嗓子不如拿出样子。牧区各级领导要下力量抓好典型,总结推广典型经验,用事实教育广大干部和群众,统一对草原建设的认识。
要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各地要对当地的山水、沙漠、草原进行实地勘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制定以建设基本草场为中心的、对当地的草、水、林,料、舍、路进行综合治理的规划。建设稳产高产基本草场,草是中心,水是前提,林是保障,机械化是出路,四者要结合好。旱地种草,已有不少成功经验,应当积极推广。要保护和合理利用大面积的天然草原,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实行划区管理、定期轮牧和轮流打草的制度。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必须在建设基本草场的同时,保护天然草场,继续利用大量自然生长的牧草,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要十分注意政策。建设基本草场要大、中、小结合,目前应以中、小为主。有些建设工程要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社与社、社与队、队与队间的互助协作,这就会产生出工多少、受益大小、草场好坏和远近等等的矛盾。要解决好这些矛盾,必须坚持自愿互利、等价交换的原则,尊重社队自主权,不搞一平二调。在这方面,有些地方已经逐步积累了一些经验,如:建设工程合理布局,尽量做到队与队之间都有收益,大体平衡;共同经营,合理划分利用面积;按受益大小合理摊工,投工差数以工还工,逐年找齐;社队自愿协商,以草还工,以机还工或以物(如树苗)还工,等等。凡是这样做的地方,牧民都比较满意。他们说:今年你帮我干,明年我帮你干,大家都不白干。这是一项细致的工作,我们必须继续按政策办事,既搞好社会主义协作,又能做到互利,把广大牧民的积极性充分、有效而又持久地发挥出来。
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草原建设面积大,投工多,必须依靠集体经济的力量,以社队自办为主。国家对草原建设将在资金、物资上给予必要的扶助,但数量有限,只能合理分配,重点使用,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我们不能“等、靠、要”,而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潜力,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因地制宜,土法上马。要兴办社队企业,围绕畜牧业发展多种经营,注意广开门路,首先抓那些投资少、见效快的工副业生产,以短养长,牧、工、副相互促进,稳步发展。
草原建设和农田基本建设一样,是一项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在全党全国工作着重点转移的时候,牧区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要把这项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一、二把手要亲上第一线,调查研究,搞好规划,指挥作战。要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用严格的科学态度来指挥草原建设,工业要支援牧区。计划、财务、物资、水利等有关部门都要为建设草原、发展畜牧业作出贡献。我国草原面积远远超过耕地面积,发展草原畜牧业的潜力是很大的。我们一定要重视四十多亿亩草原,象抓农田基本建设那样,抓好草原建设,把牧区畜牧业搞上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