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阅读
  • 0回复

中国农业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9-28
第3版()
专栏:关于农业思想的讨论

中国农业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
童大林
两千年来,中国农业一直是以粮为主的小农经济结构。新中国成立以后,从土地改革,到五十年代的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我国农业经历了一个伟大变革。但是,这个变革主要是生产关系的改变,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经济结构和生产力的状况,没有摆脱两千年来以粮为主的小农经济的阴影。我们在农业生产方面提出的一些口号、方针、办法,也一直停留在单一经济的范围,而且加深了农业经济结构的片面发展。现在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我们开始进入了一个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的新的历史时期。与此相适应,中国农业也应该来一个新的历史转折,即从以粮为主的小农经济结构,逐步过渡到粮、林、牧、渔和各种经济作物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结构。
最近一、二年来,一批一批的同志到国外进行考察,对世界现代化农业有了一个大概轮廓的了解,已经可以进行对比。看看人家,再看看自己,我们原来的农业经济结构是很难再继续下去了。
现在,全国范围内一个强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正在蓬勃地发展着,禁区在一个个冲破,人们的认识在一层层提高,思想在一步步解放。报纸上开展的关于农业思想的讨论,已经引起了热烈的反应,广大干部和群众强烈地要求迅速改变我国农业生产的落后面貌,走出一条新路子。
这一切都说明,我们今天不仅有必要,而且已经有条件来着手改革我国农业经济的结构,开辟一个中国农业发展的新时代。
为了适应这个新时代的要求,我们应该建立新的科学的农业概念,代替过时的旧概念。
应该建立那些新概念呢?从最近开展的关于农业思想讨论的一些情况来看,是否可以提出以下几点:
第一个新概念叫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农业理论上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人类在地球上同自然界进行斗争,需要解决一个相互关系问题,建立人与自然界以及自然界内部的平衡系统。一个人的机体需要各种平衡,不然就病倒了。自然界也是一样,破坏了生态平衡,人类就要受到惩罚。恩格斯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他指出,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这些地方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累和贮存水分的中心。意大利人砍光了阿尔卑斯山北坡的松林,不但高山畜牧业的基础被摧毁了,在雨季又使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中国的黄土高原,既是中华民族发祥之地,也是我们的祖宗不懂生态平衡这个科学道理造成罪孽的见证。我们现在打算开发东北三江平原,不是有人讲,要破坏生态平衡吗?其实,生态平衡早就遭到很大破坏了。在黑龙江是这样,在整个东北是这样,在世界最富庶的我国亚热带宝地上也是这样。中国许多地区的生态平衡都遭到很大破坏,所以我们现在正受惩罚,吃苦头。我们搞现代化农业,不能不建立生态平衡这个新概念,不能不恢复和建立新的生态平衡系统。我们之所以要改变单一的以粮为主的经济结构,都是为着适应生态平衡这个客观的自然发展规律,利用这个自然规律来加快农业生产的发展。
生态平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牵涉到各个领域。当前,我们应该特别强调保护和营造森林树木的问题,这是摆在我们这一代人面前的一个历史任务。对现有的森林千万千万不能再乱砍乱伐了!应该大力植树造林种草,并把它提到建设现代化农业最重要的地位上来!建国三十年来,我们花了那么大的财力物力人力,修水库,搞水利,真是“千军万马上阵来”。其规模之大,代价之高,恐怕开凿运河、修筑万里长城也无法与之比拟。成绩当然不小,但也不能不看到,由于森林、树木被破坏,不少江湖水位大大下降,一些井库没有水,报废了;许多地区仍然经不起旱涝的袭击。如果三十年中我们拿出兴修水利的一部分人力,来搞植树造林种草,日子肯定会比现在好过得多。现在,我们就是要大造舆论,大喊大叫,动员群众,来一个全国性的大规模的保护原有森林和植树造林种草运动,造它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在山区,在坡地,在平原,在城镇,在宅旁,造起大林海、大林网、大林带,真正绿化祖国。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我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最可靠的生态平衡基础。
第二个新概念是食物构成。
多少年来,我们以粮为主食,主要靠粮食来提供营养和热量,使得人们胃口越来越大,粮食越来越紧张。现在,我们提出食物构成应该开始有所改变。但是,有的同志说,饭还吃不饱,哪里谈得上吃肉?有的说,欧洲、美国生产水平高,所以食物构成以肉食为主,咱们中国不行。还有的说,中国人的习惯就是吃粮食,“本性难改”呀。总之,一些同志认为,现在要改变中国人的食物构成为时太早,不切实际。
我们不否认改变食物构成要有一个过程,也并不是不加分析地要求一律马上改变现在的食物构成,而是说,作为努力方向,必须从现在起就提倡,就为此奋斗,并逐步地去改变。其实,欧美也不是今天富起来之后,或者粮食过关了,吃饱了,才去发展畜牧业。中国人的饭菜历来丰富多采,在世界上素享盛名。山珍海味是中国创造的名词。鱼米之乡,鱼在前头。中国的蔬菜、瓜果和各种特产食品的种类,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祖传的大豆,可以做各种豆制品和调料,已有了悠久的历史。可是为了“上纲要”,玉米挤掉了大豆,“东北地区盛产大豆”已经有名无实了。历来就是以吃牛羊肉和奶制品为主的许多少数民族,后来也搞成生产粮食为主,不仅不去建设草原,反而到处滥垦草原,牲畜越来越少,只能以粮食为主食了。所以,对于这些少数民族,根本不是什么改变习惯,而是恢复传统的问题。现在,全国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一亿。在改变食物构成上,城镇可以先走一步。至少可以首先从大城市开始发展现代化的大规模养牛养羊养猪养鸡和种植瓜菜事业。这可以大大减轻农村供应城市商品粮的负担。在农村,也可以提倡一些比较富裕的社、队,多养牛、羊、猪、鱼,让当地群众逐步多吃一点肉,少吃一点粮。中国只有十几亿亩耕地,却有几十亿亩草原,可以大力发展畜牧业;有大面积的山丘,可以植树造林,种植水果,种草放牧;还有漫长的海岸线,有众多的江河湖泊和水库,可以养殖鱼虾贝藻。总之,改变食物构成同改变以粮为主的农业经济结构是完全一致的。只要我们因地制宜,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地尽其力,认真搞它若干年,中国人的食物构成就可以有所改观。
第三个新概念是农村全面建设。
我们经常讲农田基本建设,虽然内容已经逐步扩展到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实际上多年来主要搞的是土地和水利的整治。现在应该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叫做农村全面建设。这个提法的好处是,明确地告诉人们不要仅仅局限在“田”字上,而要在更大的范围内,从整个农业和农村的范围来考虑农业现代化问题。
从今后的发展看,我们应该把改造和建设农村小城镇,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有些发达国家,都在发展几万到十几万人口的小城镇。小城镇搞起来了,就可以避免人口往大城市集中的现象,有助于逐步实现机械化、专业化、社会化和逐步消除城乡、工农之间的差别。我们要搞大农业,仍是几家几户的小村庄行吗?应该有计划地逐步改造和建设人口比较集中的小城镇。围绕小城镇的建设,要解决一系列问题。首先,是能源问题。这是当前农村让人头痛的一个问题。宝贵的秸秆白白烧掉,不能还田。集中搞小城镇,便于利用人造沼气发电,可以搞太阳能的利用。条件允许时,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都可以采用。其次,是农村建筑问题。到农村看看,许多地方仍然是破破烂烂,三十年来面貌基本没有改变或者改变不大。第三,是农村交通运输问题。现在农村运输主要靠拖拉机,光能源就不知浪费多少。解决农村这些问题,需要大批农村劳动力。我们提出因地制宜地逐步实现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有人就耽心“劳动力多了怎么办?”社会的发展就是要解放劳动力,特别是解放农业劳动力。如果农民总是固定在农田里,就算精耕细作,粮食亩产达到几千斤吧,别的没有搞上去,行吗?能不能叫现代化了?如果把劳动力用到粮林牧渔和手工业各业上去,用到农村建筑、交通、商业、农用工业等等上面去,情况就不大一样了。
农村全面建设是个大问题,要统筹兼顾,全面规划。东北三江平原,什么时候开发,怎样开发,要很好地研究。据说,三江平原面积相当于浙江省,那么大的地方,仅仅开几千万亩耕地,收上几百亿斤粮食,太可惜了。既然是一块很好的处女地,为什么不可以通盘考虑,搞成一个粮林牧渔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农业基地,或者搞成以农为主,农、工、商、科学技术和教育都全面现代化的区域呢?我看,开发三江平原,还应该搞起漂漂亮亮的现代化的小城镇,盖起适用、舒服、经济的新房屋,修起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使它成为人们所向往的地方。总之,开发三江平原,建设其他任何一个基地,以至目前广大农村的发展,都要摆脱单一的只注意搞粮食的片面观点,要着眼于农业和农村全面建设的大局。这样,我国的农业和农村才大有希望,大有用武之地。
第四个新概念是经济技术教育综合体系。
农业上要搞农、工、商联合企业,要把产、供、销结成一体。是否还可以考虑进一步提出,搞农业、工业、商业、科学技术和教育结合的经济技术教育综合体系,使这些方面互相结合,互相促进。这种综合体系的具体形式,可以在实践中进行探索。
发展农业,不能离开整个社会经济结构。没有工业的支持,没有商业的沟通,农业只能不死不活。现代农业离开现代科学技术和教育,等于没有灵魂。在目前,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商业问题。商业的沟通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是越来越突出了。很多农产品的收购、销售,阻碍重重。有的地方丰收了,农民主动卖余粮,可是被卡住了,说没有仓库,不收购。农民辛辛苦苦搞了许多土特产和手工业产品,也往往被商业这个购销环节堵塞了。中国没有先进的商业经营的传统,许多为群众所欢迎的商业经营一二十年来一直被当作资本主义批判,农村商业从没有认真抓过。但是,商业却是经济全局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枢纽,应该使商业成为整个经济的血管,把整个经济搞活。现在我们讲要重视市场调节作用,如果不把商业抓好,怎么能搞好市场调节呢?商业要沟通渠道,方便农民,促进农业发展,全心全意为农业和手工业服务。
我们讨论农业思想问题,要从小农经济的框框里跳出来,要从传统的农业观念中跳出来,要看到工业、商业、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同农业发展的相互关系。在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上,要建立农业、工业、商业、科学技术和教育结合的经济技术教育综合体系。不然,只在农业本身作文章,不同时发展强大的工业、强大的商业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教育,让农业跳光杆舞,农业的现代化是很难实现的。
中国的农业,要结束一个旧时代,开辟一个新时代,需要建立新的概念。上面只谈到了几点,在实践中,还会有其他的新概念提出来。关键是解放思想。思想不解放,新概念建立不起来,农业也不可能大发展。
(本文是作者在东北地区农业现代化学
术讨论会上发言的一部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