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县里也要有一点“自主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11-02
第2版()
专栏:怎样加快农业发展?

县里也要有一点“自主权”
中共河北省玉田县委宣传部 冯连坤
县里也要有一点自主权。这是我们县在处理国家种植计划和社队种植自主权的矛盾时的体会。
就拿我县棉花种植来说吧。我县南部平原地区的耕地,适宜种棉花的只有五万亩左右,产量最高的年度平均亩产七十一斤。可是近几年来,上级一味要求我们增加棉花面积,一九七八年竟增加到七万多亩。由于土质不适宜,加之抗灾能力低,棉花单产下降到二十斤左右。棉农吃够了苦,不断找县委要求减少棉花种植亩数。县委也多次向上级反映了这个要求。
党的三中全会以后,县委以为今年可以因地制宜安排棉花面积了。谁知,年初下达到县的种棉计划比往年一亩不减。棉区群众一听都气急了,都说这哪是尊重我们的自主权,不是还跟我们庄稼人开玩笑吗?这里举几个例子来看一看问题的严重性。刘学庄公社有耕地二万三千九百亩,其中根本不能种棉的水洼地和重碱地就有一万三千亩。一九七四年以前,棉花面积为六千三百亩,后来摊派他们扩种一千亩,有的队没有合适的地块,只好种到了水洼里,常常减产绝收。一九七四年以前,全公社五年棉花平均单产是四十四点八斤,总产二万八千二百多斤。一九七四年以后,五年平均单产减为二十四点四斤,总产减为一万七千八百斤。面积增加一千亩,总产减少一万斤。还有杨家套、蛮子营、孙各庄、散水头、钱家沟五个公社,历史上只是小面积种些棉花,既没有适宜多种棉的地块,又没有植棉经验;可是棉田面积由七千多亩猛增到二万多亩,增加近两倍。结果,有的亩产几斤、十几斤,最高的才产二十余斤。群众说:“种棉越多越受穷。”
县委根据这里的实际情况和群众要求,先后向地区和省里有关部门写了请示报告。答复是棉田面积不能减。县委感到很棘手:究竟是因地制宜地按客观规律办事,还是按不切实际的计划指标办事?后来,县委接连数次写报告、派专人请示,整整折腾了一个多月,地区才答应把植棉面积减到五万五千亩。可见,给农民争点种植自主权,实在很难!
因此,制订国家计划,要给县委一点“自主权”,让县里对于计划的调整和落实,有一些活动余地,不要卡得死死的。这里首先希望上级在下达种植计划时,要破除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的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观点。领导部门的同志要经常到下边搞些调查研究,多跟县社队干部商量,多听群众的意见,把对党和国家负责同对群众负责一致起来。
第二,制订和实施国家计划,要废除行政命令那一套,注意运用经济手段。国家计划可只规定粮、油等主要农产品的征购任务,把农作物种植计划交给县里和社队协商安排,不必硬性规定种植亩数。我们认为,用产量合同制来代替死抠面积,可以逐步试行。
第三,各级领导部门在执行国家计划时,必须维护党的政策的严肃性,不能朝令夕改,失信于
民;更不能从本部门的局部利益出发,特别是不能
图虚名,追求高指标,以致损害群众的利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