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阅读
  • 0回复

难忘的会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11-02
第5版()
专栏:

难忘的会见
中国新闻代表团
在印度旁遮普邦鲁帕尔县宾馆的会客室里,巴克拉—纳加尔水利工程委员会主席、总工程师达万,兴致勃勃地向中国新闻代表团讲述一九五六年周恩来总理访问这里的情景。
十月五日晚九时,中国新闻代表团从德里驱车七个多小时来到鲁帕尔县,参观印度最大的巴克拉—纳加尔水坝,谁也没料到竟在这里会到了二十三年前接待过周总理的人。达万对自己的经历十分自豪。
“在座的人中,我是唯一和周恩来总理握过手的。”头发斑白的达万对当地的其他官员说,同时爽朗地笑了起来。锡克族副区长辛格接着说:“我也见到了周总理。当时我还在学校里读书,是骑自行车从五十公里远的学校赶到这里的。”宾馆负责人插话说:“周恩来总理当年就下榻在我们这个宾馆,住在一号房间。”于是,宾主一起涌进会客室斜对面的一号房间。这个房间同宾馆或大饭店的住房,并没有什么大的差别,除了两张床铺以外,还有一张写字台和两张单人沙发、一个小茶几。可是,它却使我们思绪万千,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第二天一早,热情的达万又把我们带到宾馆前面的庭院,来到一个座落在湖滨的、四周都是大玻璃窗的一个不大的凉亭。他告诉我们,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下午,尼赫鲁总理和周恩来总理在这里单独会谈了两个多小时。“这个凉亭就是为这次会谈专门修建的。会谈时,我们等在外边,会谈结束之后,我们看到两位总理一起走出凉亭,来到湖边,眺望秀丽的湖光山色。”达万充满深情地说。当问到十二月的气候时,他说,十二月是这里最美的季节。而这就是为什么要在这里为会谈修建这个凉亭的原因。
印度摄影师十分理解我们的心情,特地赶印了三张周总理、贺龙副总理在尼赫鲁总理陪同下参观大坝的照片,送给代表团。
代表团在巴克拉—纳加尔停留的时间总共只有十五个小时左右,可是,鲁帕尔县政府和巴克拉—纳加尔水利工程委员会还是为代表团举行了文艺晚会。晚会上,学生和业余文艺工作者演出了旁遮普人民富有民族特色、充满生活气息的歌舞节目。鲁帕尔县县长意味深长地说:“虽然语言是障碍,但这些歌舞表达了我们的感情。衷心希望两国人民的友谊将继续发展。”他出自肺腑的话语,使代表团的每一个人都深受感动。我们一个一个地同他紧紧握手,向他表示,中国新闻工作者一定要为促进中印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做出贡献。
我们在印度一直生活在友谊的暖流中。在老农赫尔德旺·辛格家作客时,这位水稻专家对我们说:“‘印地—秦尼巴依巴依’(印中人民是兄弟)是我们两国人民最喜爱的、过去经常喊的口号,我早就期待着有一天会重新响起。”赫尔德旺·辛格表达的不只是印度人民的心愿,也是中国人民的心愿。
中印关系虽曾一度遭到挫折,但是,在两国长期的友好关系中这只是短暂的一瞬。正如中国对外友协代表团团长王炳南去年访印时所说的:有时兄弟之间也要吵架。但是,兄弟终归是兄弟。告别辛格一家时,大家依依不舍,情不自禁地振臂高呼:“印地—秦尼巴依巴依!”老农的一个儿媳的眼里,闪烁着激动的泪花。
在参观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泰姬陵时,一九五四年为周总理作过向导、现已退休了的七十五岁的考古专家班索尔先生,特地赶来为代表团导游。他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泰姬陵和阿格拉古堡建筑的历史及其高度的艺术成就。老人还向代表团展示了他珍藏二十五年的周总理的亲笔签名:“周恩来 一九五四年六月二十七日”。他告诉我们,周总理在这里参观了约四十多分钟,到达时,沿途群众向他欢呼:“印地—秦尼巴依巴依!”
中印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访问越深入,就越使我们感到中印友谊确实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应印度政府邀请,中国新闻代表团于十月三日来到印度作为期十五天的访问。从一踏上印度的国土起,我们就一直沐浴在友谊的海洋中。同我们接触的印度政府官员和包括新闻界在内的各界朋友都认为,中印两国在建设自己的国家中,有许多地方可以互相借鉴,两国人民应该增加往来,互相学习。正如希达亚图拉副总统在接见代表团时所说的:“我们越是更多地彼此见面,就越能更多地了解彼此国家的情况,也就能互相帮助。”
(新华社)(附图片)
图为印度旁遮普邦鲁帕尔县宾馆庭前湖滨的凉亭,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周恩来总理曾在这里同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凉亭是为这次会谈专门修建的。 中国新闻代表团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