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寸土尺地皆锦绣——潮安县黄厝尾大队培养地力实现高产的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2-01
第2版()
专栏:

寸土尺地皆锦绣
——潮安县黄厝尾大队培养地力实现高产的经验
一九七八年,当晚稻在灌浆结粒的关键时刻,广东省潮汕平原遭到了强寒露风的袭击,潮安县黄厝尾周围的社队普遍减产,而黄厝尾大队却获得丰收,平均亩产一千一百斤左右。这是为什么?大队党支部副书记陈仰国打了个比方:“庄稼象人一样,体质衰弱,营养差的人,遇到点风寒,就病倒了;而营养好身体壮健的人,就不怕风吹雨打。田地的土壤好坏,在这种节骨眼上就见出高低啦!”
近十年来,黄厝尾大队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一直高产稳产。一九七一年粮食平均亩产一千八百一十四斤,一九七三年上升到二千二百三十一斤,一九七七年为二千六百二十九斤,一九七九年达到二千七百二十八斤。各项经济作物产量也大幅度增长,一九七九年花生亩产一千零三十八斤,总产比一九七○年增长三倍,甘蔗亩产一万斤,总产比一九七○年增长五成。
近几年,四面八方到黄厝尾参观、考察、跟班学习的人络绎不绝,大家都希望把这里的经验学到手。黄厝尾的干部和社员常用“万丈高楼从地起,高产稳产要有好土层”,来概括他们的经验。一句话,要想年年高产,就一定要妥善解决用地和养地的矛盾,在培肥地力上下功夫。
黄厝尾大队地处潮汕平原韩江之畔,平均每人只有五分地。经过兴修水利,改变生产条件和改革耕作制度,农业生产节节上升。到一九六六年,已基本解除旱涝威胁,粮食亩产达一千八百斤。可是,由于一度片面地单一地追求粮食产量,滥施化肥,土壤越来越板结,致使一九六七年至一九七○年这段时间,粮食亩产一直在一千五百斤左右徘徊,其他作物也生长不好。
自然规律的惩罚使黄厝尾得到了教训。七十年代开始,他们根据本地的土层结构和耕作条件,展开了以改土增肥为中心综合治理的农田基本建设,分期分批逐年逐片进行改良。他们注意讲求实效,做到当年平整改土,当年受益。他们的具体作法是:一、全面整顿排灌系统,降低地下水位。现在,可以做到“及时灌,及时排,降得下,泄得出”。二、平整土地,改良土壤。黄厝尾大队针对原有耕地泥沙比例不合理,耕作层浅,土质结构差的状况,加沙入泥,削高填低,分段平整,统一田块走向。八年来,全大队七百多亩耕地,经过改土的有六百多亩,泥沙比例为七比三,加厚耕作层,活土层达到一尺二寸左右。三、大搞土肥建设,增加土地有机质肥料。他们广开肥源,采取积、种、养、制等措施:大积土杂肥和泥肥;利用闲地或四旁五边地间种套种绿肥和粮肥兼收的作物;大养禽畜,全大队生猪饲养量每年保持在一千五百头左右,狮头鹅四千多只,还有牛、鸡、鸭等;全大队建造了十二个肥料加工室,沤制各种土杂肥,定期收购家庭肥料。这样,平均每亩耕地每年有泥肥五百担,绿肥二十多担,优质干粪肥二十二担,其它土杂肥二百多担。再加上多产农副产品向国家换购的化肥,每亩地每年有二百斤固体氮肥和二百斤氨水、磷肥,保证了作物高产的需肥量。
黄厝尾把调整作物布局作为培养地力的一项重要措施。党支部书记陈玩为在干部和社员的支持下,坚定不移地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在保证完成国家粮食征购任务,增加社员口粮的前提下,逐年扩大全大队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从一九七七年以来,粮食和经济作物的比例已调整为七比三,实行亦田亦园,水旱轮作,全大队的土地基本上做到三年轮作一次。这样,有效地改良了土质结构,保持地力,既种地又养地。尽管粮食面积减少了,但总产量却逐年增加,经济作物也大幅度发展。合理的作物布局,一举多得,用社员的话说,可以向有限的土地“要面积、要产量、要资金、要地力”。
一九七九年春天,广东省委一位负责同志来到黄厝尾,看到寸土尺地皆锦绣,赞叹地说:真是“匠心独运,巧夺天工,土地有限,创造无穷!”一九七九年,他们平均每人为国家提供二百多斤粮食,一百二十多元农副产品,社员每人平均分配到现金一百八十元。现在,全大队户户有存款,家家有余粮,百分之九十的家庭盖了新房。
新华社记者 李沪(本报有删节)(附图片)
山东省威海市陶家夼大队修梯田种粮、搞绿化,集体经济欣欣向荣。
新华社记者 陶俊峰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