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6阅读
  • 0回复

时刻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记中共峨边县委副书记司徒波尔二三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01
第2版()
专栏:

时刻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
——记中共峨边县委副书记司徒波尔二三事
四川省峨边县委副书记司徒波尔,是一位彝族干部,他长期工作在深山区,为改变当地的落后面貌,提高彝族和汉族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做出了贡献。下面记叙的几件事,是他几十年工作历程的一个缩影。
一九七八年春天,峨边县出现了大旱,沙坪公社旱情尤为严重。三月,这个公社的气温竟然达到摄氏三十二度,小麦枯黄,土壤干裂,刚出土的洋芋苗,蔫巴巴地趴在地上。干旱威胁着庄稼的生长,也炙烤着人们的心。分管农业生产的县委副书记司徒波尔更是心急如焚。一天,他在机关里开完动员抗旱的紧急会议后,已经快十二点了,他走出县委机关大门,三脚两步地往县城附近的沙坪公社河沟大队六队走去。
司徒波尔到了六队,干部和社员都围拢过来。队干部和社员告诉他,耕地被晒得硬梆梆的,犁翻不动,育稻秧又缺水,这样大的旱灾,恐怕又要饿肚子了。听到这些反映,司徒波尔心情很不平静。他和干部、社员一起研究,制订出抗灾计划,鼓励大家靠集体力量,战胜灾害,夺取好收成。他们把全队的劳动力编成两个作业组,一个组负责修渠引水,安装抽水机,挖蓄水池搞喷灌,一个组拦河造地,扩大耕地面积。然后,司徒波尔又急急忙忙赶回县城,召集水电局、物资局等有关单位的负责同志,研究落实抗旱物资。他看到抽水机、水管等装上车后,又立即返回生产队,同社员一起抬机器,搬水管,拧螺栓,忙得汗流浃背。就这样,不到三天,一个简易的两级提水站建起来了,河水被提到山上,引到平坝上,通过喷灌机均匀地洒到田里。小苗喝足了水,长得郁郁葱葱。
在这同时,六队的干部、社员拦河造地二十亩,适时地种上了玉米。这一年,六队粮食总产量达到二十万斤,比上一年净增六万多斤,社员人均口粮增加了一百六十五斤。
“不但要使农民吃饱肚子,还要使农民有钱花。”这是司徒波尔多年来的一桩心愿。一九七七年开春,司徒波尔带领一个工作组到大堡公社胜利大队蹲点调查。这个大队一九七四年开辟茶园八十亩,一九七六年又扩大到一百六十亩。全大队十个生产队中有五个办了小煤窑。全大队种苹果树三千棵,核桃树三万棵,花椒树五千棵。多种经营收入逐年增加,对壮大集体经济,改善社员生活,起了很大作用。司徒波尔和工作组总结了胜利大队靠山吃山的经验,在全县推广。同时,帮助胜利大队健全管理制度,落实按劳分配政策。接着,又协助大队组织社员办起了养猪场和煤窑,种苹果树一万棵。
在典型的启发下,司徒波尔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宣传一手抓粮,一手抓钱的道理。由于县委和他的积极引导,多种经营事业已在全县各地开花结果了。以五渡公社为例,近两年来,办了六个茶场,五十四个养猪场,加上合理间伐一些竹木出售,每年收入达二十多万元,社员每人平均从集体分配收入九十七元。去年,又有所增加。
峨边县境内,山大坡陡,沟壑纵横,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可是,一直没能开发利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县委决定从地方财政中抽出资金办电,并把这个任务交给司徒波尔具体负责。司徒波尔怀着把党的温暖和光明带给群众的决心,接受了这个任务。
为了给电站选点,一九七六年春和一九七七年冬,司徒波尔两次带领技术人员,奔波在高山河谷,行程几百里,勘测了六七个地方,终于选定了一个比较理想的电站站址。
去年元月,这个水电站工程进入了紧张的准备阶段,波尔更忙了。他召集负责施工的八个公社领导人会议,到现场落实搭工棚的地段,研究定额管理、计酬办法等。
由于政策落实,在施工中,民工们干劲倍增。工程的第一阶段,原计划用三个月时间,完成十二万土石方任务,结果只用了七十天。
新华社通讯员 王文臣(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