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9阅读
  • 0回复

闪亮的“小火花” ——记北京少年儿童新风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6-01
第2版()
专栏:

闪亮的“小火花”
——记北京少年儿童新风貌
“六一”前夕,记者走访了北京许多小学,所见所闻,诚如教师们说的:孩子们变得一天比一天惹人爱了,他们不仅懂得要学好文化,还懂得关心别人,热爱集体,幼小的心田里萌发着共产主义思想的小芽芽!
在东四十四条小学,孩子们爱说,“要让别人因为有了我感到快活”。多么美好的语言啊!孩子们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争当一朵“小火花”,要“用自己的光和热去温暖别人”。在教室墙上的“小火花”光荣榜上,贴有一朵红色“小火花”的学生名字越来越多了。五一班学生吴彤、高俊梅就是两朵亮闪闪的“小火花”。同学董戎从小腿脚患病走路困难,每天上学由老奶奶推小车接送。“老奶奶这么大岁数了,摔了跤怎么办?”这问号在吴彤、高俊梅脑海中闪过。不久,在老师支持下,她俩便接替了老奶奶的任务,天天往返四次接送董戎。下雪路滑不好走,她们自己摔了跤,也保护董戎不碰着;遇上下雨,她们就用自己的雨衣挡在董戎身上,自己却淋着。“要能帮董戎站起来该多好啊!”有一阵子,她们放学后抓紧做完功课,就去董戎家帮她练习走路。一年一年过去,经过医生治疗和锻炼,董戎现在果真不拄拐也能走一阵子了。
“小火花,亮闪闪……今日一朵朵,明天连成片……”伴随着孩子们的歌声,“小火花”确实多得连成片了。四二班的马军等四名男学生从上学期以来,每天傍晚按时到校帮助学校传达室老爷爷倒垃圾。长期坚持做好事可不容易,但孩子们一想到从小就要做个“小火花”,为人民闪亮放光,他们就欢欢喜喜,好事越做越多。
兴隆街第二小学教师宁玉文,向记者讲了使她感动不已的一件事。前不久,她患病坚持给五年级学生讲课。一天课后回到办公室,她看见自己桌上放着三个小白纸包,旁边具名“您的学生”的小字条上写着:“您为了我们带病坚持工作,我们很受教育。为了您的病早一些好,我用零花钱给您买了一点药,希望您快把病治好……”宁老师当晚回家不一会儿,又有两个学生来看望她。想着小纸包里的药,想着晚上两个学生羞答答地从衣兜里掏出两只梨的情景,宁玉文深夜久久不能入眠。才十来岁的孩子,就这么体贴老师,怎不让人喜爱他们啊!
在阜外大街第一小学,记者还访问了一些心坎里已装上了集体和国家的孩子。上学期,学校开展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教育活动。孩子们慢慢有了为国家节省一分钱的观念。三五班“小银行”的“行长”李冬、孙朝晖有时可忙啦,他们要把这个同学交来买糖球的一分钱,那个同学交来买冰棍的五分钱,一笔笔记在帐本上。“小银行”钱攒够几元几角,两位“行长”就把钱存到人民银行去。有人问:“存钱干嘛!”他们挺神气地答道:“支援国家搞四化。长大了我们就有好多钱买书看。”记者还结识了右安门大街一小的一名“笤帚队长”,名叫马霖的一年级学生。有阵子,他和小伙伴总喜欢拿班上的笤帚舞来舞去“练武术”,弄得那笤帚掉了苗。在班主任的启发下,马霖把被他弄坏了的笤帚重新绑好了。不久,班上又领到几把笤帚,马霖便主动要求当上了“笤帚队长”。他见笤帚掉苗就拣起来,谁要用笤帚,也经他许可。学校表扬了他爱护国家财产的好品质。
孩子们中间这种感人的事是说不完的,几乎每个学校都有拾金不昧的故事。朝阳区有两个小学生在上学路上拣了万余元巨款的存折,便马上送交老师。失主感激地说,“只有我们的社会才有这么样的好孩子”。
让我们更加精心爱护、热情关怀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使这些“小火花”在新长征中发出更大的光和热!新华社记者 沈骊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