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阅读
  • 0回复

好厂长潘训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7-01
第3版()
专栏:

好厂长潘训曾
上海棉纺二十八厂工人称赞这位厂长腿脚勤,点子多,胆子大。经他手搞的革新、挖潜、改造项目已达四十多个
上海第二十八棉纺织厂厂长潘训曾,双目近乎失明,人们都喊他“瞎厂长”,可又都打心眼里敬佩他。“瞎厂长哪儿来的那么多名堂?”人们在赞叹中议论纷纷。最近,记者访问了潘厂长。
去年夏季,上棉二十八厂全面推广挡车工新操作法。多少年来,挡车工都是在布机出布这一边不停地走来走去,把主要精力花在检查布面有无疵点上。而细纱进入布机那一边,就属于照顾性质了。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是潘训曾却想,细纱织成布再去找疵点,好比在一锅煮熟的饭里拣沙子,晚了。若是先拣沙,再煮饭,不是更好吗?他叫一位最熟练的挡车工试验把好进纱关。但是,改变传统习惯谈何容易,挡车工身不由己总是往老路上跑。一次不成,再来,每次试验他都在场,直到挡车工路走熟、顺了手为止。实践证明:用新操作法看布机,织一百匹布只有一点六匹是疵布,旧法却总在三匹以上。
对于潘训曾厂长,厂里工人的评价有这样九个字:腿脚勤,点子多,胆子大。对他几乎失明的眼睛,都感到十分惋惜。那是他在一九六七年生脑瘤,视神经受到压迫落下的毛病。但是,有事业心在,虽然视力减退,仍然工作得很出色。他的听觉和记忆力特别好,厂里不少工人和干部,只要在他跟前一开口,他能立即叫出名字。一天深夜,车间有一个自动落纱的电器控制装置出了毛病,新来的年轻电工拆开一看,是几根电线脱落了,但是不知道这些线头接在哪里。电工满头大汗跑去找潘厂长。这个控制装置是潘训曾设计出来的,已是几年前的事了,现在他虽然看不见了,可是控制装置的线路图还深深印在脑子里。电工按他说的线路逐个连接,很快就修好了。
潘训曾今年五十三岁,除任厂长职务外,还是这个厂的总工程师和党委副书记。沉重的担子挑在肩上,从不叫苦叫累。从他二十七岁当厂长那天起,就立志当一名实干家。他的家就在工厂隔壁的工房里,但他除了晚间一顿饭和一天六、七个小时的睡眠以外,其他时间都在厂里度过。他每天总是提前四十分钟进厂,径直到车间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人为他做过统计,从进厂到现在,他的革新、挖潜、改造的名堂达四十多个。一九七九年,全厂共八个品种的布,全部被上海纺织公司评为三好产品。其中五种被上海纺织局评为优良产品,一种被纺织部命名为名牌产品。这个厂还第一个为国家填补了织造纯棉羽绒布的空白。
本报记者 李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