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资兴县长期造林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条件 “绿色水库”在抗旱中显示威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7-18
第1版()
专栏:

资兴县长期造林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条件
“绿色水库”在抗旱中显示威力
本报讯 据《湖南日报》报道:“有林泉不干,天旱雨淋山”,这一民谚在湖南省林业先进单位资兴县得到了生动的验证。这个县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所营建的“绿色水库”,在当前不少地区遭受干旱威胁的情况下,又一次显示了强大的威力。14个林区公社,尽管基本上没有水利设施,但那条条山溪,仍然流水潺潺,滋润着层层梯田;其余的14个公社(镇),由于有来自林区的山泉水注入山塘水库,加上在林区小气候影响下先后多次降雨,干旱也不严重。
资兴县是个老林区。1958年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全县荒山面积由60万亩扩大到100万亩,生态失去平衡,严重地影响农业生产。1963年干旱一个多月,不少地方溪河断流,山塘干涸,全县粮食单产下降到300多斤,资兴县委总结了经验教训,认识到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粮。从1964年起,每年组织社员以130多万个劳动工日投入植树造林。十多年来,共营造新林81.5万亩,加上原有老林,目前全县有林面积已达247.6万亩,覆盖率达61%。
长期坚持植树造林,不仅扩大了森林资源,给国家建设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木材,而且营造了众多“绿色水库”,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系统。
据科学测定,按5万亩森林所涵水量相当于一座100万方水库的蓄水量计算,全县等于拥有50座这样的小型水库,因而使不少没有水利设施的社队,处于旱涝保收的有利地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