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政策对头 调整见效 货源扩大 城乡市场形势进一步好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7-22
第2版()
专栏:

政策对头 调整见效 货源扩大
城乡市场形势进一步好转
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 今年上半年,全国城乡市场上商品显著增多,交换活跃,供应状况进一步改善。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上半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1013.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57.9亿元。半年中城乡零售总额增加这样多,是建国以来少有的。
据有关部门调查,今年上半年城乡零售市场出现了以下一些新变化:
农副产品供应进一步好转。长期以来供不应求的肉、禽、蛋,已经敞开供应。猪肉、羊肉、牛肉、家禽、鲜蛋、水产品六种副食品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加40%。现在城乡市场除了水产品、蔬菜供应偏紧外,其他副食品供应都比较充裕。糖果、糕点、小食品、冷饮以及饮食业的饭菜更加丰富。许多饭店恢复名菜和风味小吃。城乡都增添了许多集体经营的饭店或个体经营的饮食摊点,方便了群众。
上半年城乡商店里日用工业品花色品种更加丰富,顾客争购日用消费品的紧张心理开始消除了。北京市西单百货商场目前经营的品种已达29,000种,比去年六月底增加7,255种。过去长期供应紧张的商品,如肥皂、洗衣粉,被面、保温瓶、电灯泡、家具、元钉、铁丝等,供应都趋向缓和。据各地百货商店反映,现在顾客对商品的要求更高了,挑选更严了,一般顾客的心理是:不急需的不买,不称心的不买,价格不适宜的不买。
上半年不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市场上穿的和用的商品销售量急剧上升。人们对商品的需求已由“吃、穿、用”,变为“用、穿、吃”,并且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到高、中档商品上。如电视机、半导体收音机、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呢绒、绸缎、电风扇、洗衣机等销售量有很大增长。其中电视机销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8倍。据有关部门到六月末的统计,我国城乡居民中高级耐用消费品的平均拥有量比今年年初又有提高。电视机由平均280人一台变为216人一台,自行车由12人一辆变为11人一辆,缝纫机由25人一架变为23人一架,手表由10人一只变为9人一只,收音机由11人一台变为9人一台。
今年上半年市场形势进一步好转的根本原因是政策对头,国民经济调整见效,使农副产品和轻工业品生产稳步健康发展,保证市场有比较充足的货源。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国营商业各部门收购的商品总额比去年同期有较大的增长。其中农副产品收购金额增长15%。棉花、油菜籽、肥猪、茶叶、桑蚕茧的收购量都有显著增加。工业品收购金额增长18.8%。在40种主要工业产品当中,收购量比去年同期增加的有34种。
上半年流通领域继续实行多条渠道,多家经营。除国营商业外,工业部门普遍举行展销会和工厂自销,农村社队实行部分产品自产自销,各地货栈扩大议购议销,这些都给市场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商品,买卖也做得更加灵活了。
今年上半年,国营商业部门在购销两旺的情况下,六月底的商品库存量仍然比去年同期增加10%以上。预计今年下半年城乡人民购买力将进一步提高,有关部门正积极采取措施,使下半年城乡市场更加繁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