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火把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9-11
第8版()
专栏:

火把张
谢声凯
我爬上秀丽的金凤岭的时候,夜的帷幕降落下来了,苍翠的松树林和花栎树林变得黑黝黝的。空气中散发着野花和树脂的香味。无数不知疲倦的草虫在四周鸣叫,声音是那样和谐悦耳。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潮润清凉的空气,一阵沁人心脾的香甜钻进了体内,顿时驱散了爬山的疲劳,直觉得心旷神怡。
我加快了步伐,向山脚下的家中赶去。这时,身后忽然传来了一曲高昂的河北梆子,唱得抑扬顿挫,有板有眼,声震群山,响遏行云。这声音好熟啊!我急忙拨开眼前的树枝,顺着声音找去。只见一只火把在空中一跳一跳地升上山来。这火把使我猛然想起了“火把张”。一定是他!
“火把张”是我们这里的老老幼幼对县委书记张华的亲切称呼。他是1948年随军南下到这里的。30多年来,在我们这个偏僻的大山区工作,经常脚穿草鞋,白天同群众一起在田里滚;夜晚举着一只火把,走村串户,问寒问暖,同群众结成了血肉深情。“文化大革命”中,他被撤职,押送到老家。粉碎“四人帮”后,他一复职,就坚决申请重返我们这个穷山区。听说还在地委立下了“军令状”:“流血流汗干5年,定叫穷山变富山!”可惜,他复职时,我已经上了大学,毕业后又被分配到了研究所。算来,至少有十年未同他见过面。我转身迎着火把奔去,边跑边喊:“是老张书记吧!”
“谁呀?”
啊!真的是他!我连忙回答:“我是海平!”
“哈!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回家啦!”随着话音,那火把跳动得更快。不一会,就到了我的面前。他伸出一只茧花叠茧花的手,同我使劲地握着,问:“回来休假吧?”
我说:“不是的,这次是参加全国食用真菌考察,路过这里。回家看看,后天就走。”
“好家伙!你是研究食用真菌的。我们这里特产的黑木耳是属于食用真菌。你们也研究吗?”
在得到我的肯定答复后,他十分遗憾地说:“嗨!你要是能多住几天,给我们讲一讲食用真菌学,那该多好啊!”
我仔细地打量着他。火把的光焰一闪一闪地,给他浑身披了一层红光,10年的风霜给他古铜色的脸上增添了不少皱纹,但他仍然显得那样神采奕奕,上衣敞开着,裤腿卷齐膝盖,赤脚上还是蹬着一双草鞋,象是刚刚干完活,从地里回来的样子。我不由得好奇地探问:
“你这是到哪儿去啊?”
他的脸上立刻露出了欣喜的表情,说:“农学院有个教授到我们县来了,是个玉米专家哩!明天给农业技术员讲课,我这是赶回去听课。”
从这里到县城有20多里,尽是羊肠小道,白天都不容易走,夜里跋涉就更困难。我劝他到我家住一夜,明天一早再走。他连声谢绝,说:“这么好的机会错过不得呀!过去,我们靠行政命令指挥生产,吃了不少苦头。现在,不拿出过去打仗的劲头来攻科学关,能行吗?”他把手中的火把一晃,说:“有这个老伙计作伴,又能照路又能防野兽,怕什么?”
我只好同他握手告别。不料,他刚举步,又突然转过身来,喊住我:“海平,我有个要求,你能答应吗?”
我十分茫然地说:“只要我能办到的,决没有二话。”
他说:“我明天晚上请你讲一讲《食用真菌学》,这个要求有点不近人情,但没办法,机会难得呀!”
这个要求,我能不答应吗?
他高兴得眉开眼笑,说:“好!一言为定。明天晚上7点半,到你家上课。”说完,举着火把大步走去……
第二天是个阴天,吃过晚饭,天已黑了。我一看表,还不到7点。于是,信步走到屋外,眺望着高耸在轻纱般的薄雾里的金凤岭。突然,只见金凤岭的山垭上,闪出了一只火把,它在空中划了一道弧形,后面紧跟着跳出了第二只,第三只……不一会,出现了一条火把的长龙,在山坡上游动。我被这景象迷住了。不知不觉,那“龙头”冲到了我的面前。正是“火把张”哩!他抹了一把头上的汗,笑眯眯地说:“报告老师,现在是7点25分,学生们提前报到。”他指指旁边这些人说:“今天,我把县委常委都拉来听课,你别怕。这些学生年纪大一点,但都很用功,没人调皮捣蛋,请你都收下吧!”
我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有这么一批热心钻研科学的领导干部,我们这个穷山区还愁富不起来吗?我国8亿农民还愁富不起来吗?从这里,我看到了实现四化的希望!……
讲课准时在我家的堂屋里开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