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现行的商业体制一定要改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9-20
第1版()
专栏:社论

现行的商业体制一定要改革
党的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领域出现了竞争、联合、讲求经济实效的活跃局面,已给我国人民的经济生活带来重大变化。在这种形势下,作为联系生产和消费纽带的商业工作,应当为工农企业提供通畅的流通渠道和广阔的交换市场,开创新的商品购销形式,把国民经济进一步搞活。因此,改革现行的商业体制,已成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现行商业体制的弊病是我国整个经济体制一个方面的反映。这些年来,由于不按照经济规律办事,人为地割断部门之间、地区之间、企业之间合理的经济联系,造成流通领域中以行政命令为主要手段的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的弊病主要表现在购销统得过死,渠道太少,机构重叠,并由此形成了经营上的官商作风。诚然,三中全会以来,各地商业部门贯彻执行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解放思想,放宽政策,对商业体制做了一些初步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问题远未解决,我们必须进一步改革现行的商业体制。这里说的进一步改革,就是要根据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逐步建立一个多种经济成分、多渠道、少环节的商品流通体制,从根本上改变官僚衙门式的经商办法。
在当前急待改革的有哪些方面呢?
首先,要改革统得过死的商品购销形式。解放后,我们对粮、棉、油、布等基本生活资料实行统购统销,对工业品采取包购包销的办法,这对于保证人民生活、改造私营工商业、搞好社会主义建设起了重大的作用。现在看来,对某些供不应求的基本生活资料实行统购统销的政策仍然需要继续实行。对工业品的包购包销办法,在对私营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本应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地加以调整,但在商品生产发展缓慢,市场供应长期紧张的情况下,国家对商品包购包销的范围却越来越大了。实践已经有力地证明,这种把一切都包下来的办法,是不利于商品生产发展的。相反,这种作法只能在经营部门和生产部门中造成一大批“五保户”,扼杀企业和职工的创新精神。我国商品生产发展缓慢,许多部门不讲经济核算,不讲经济效果,商品的花色品种单调,质量不求改进,同包购包销有极大的关系。因此,今后除粮、棉、油、布等少数基本生活资料外,应当尽量减少计划分配的商品,取消商业包购包销制度,分别不同商品,实行统购统销和统购统配、计划收购、订购和选购四种购销形式。同时,要重视发展多种经济成分,鼓励生产企业进入流通领域,扶持集体商业发展,允许个体商贩开业,广开流通渠道,用经济办法把商品流通搞活。
要大力发展城乡交流。我国农、副、土特产品品种繁多,数量颇大,由于生产分散,运输困难,加上一些地区只允许供销社独家经营,以致购销渠道严重堵塞。各地供销社一定要扶助社、队建立收购和推销这些产品的集体商业机构,允许集体商业和个体农民进城销售,在城市开放更多的农副产品市场。现在的问题仍然是流通渠道太少。只有大河,没有支流,边远农村和山区的物资就流不出来,就不能让这些宝贵的财富为国民经济服务。
第二,必须解决商品流转环节过多的问题。现行商业体制基本是按行政区划组织商品流通,按行政机关的办法管理商品。这样,一级行政一级批发,一道环节一道费用。流通环节过多,必然使商品费用和耗损增加,浪费社会财富,对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没有好处。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办法有两条,一是按经济区划组织商品流通,开辟多种流通渠道,允许跨地区收购和销售。目前,国营商业独家经营的局面虽然有所改变,但是,货畅其流的局面远未形成。要采取切实的措施,造成国营、集体、个体的流通渠道相辅相成的活跃局面。这有利于克服官商作风,造就一大批有才干的商业管理干部。解决流转环节过多的第二个办法是,把调整商业内部结构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有效地调整批发机构的布局和职责。设置一定数量的批发站是必要的。但是,批发站要按照经济区划设置,批发环节能减少就减少,要办成简便、通畅的经济组织,不能搞成层层控制的行政机关。批发商店和零售商店可以到外地采购商品,可以同工厂直接挂钩,有些工厂也可以到外地销售商品,打破地区封锁,减少流转环节。目前商业零售网点严重不足,已成为影响人民生活的社会问题。商业网点是商品从生产到消费、实现使用价值的“入海口”。“入海口”不畅,整个流通环节就会堵塞,社会经济就会呆滞,必然遭到人民群众的埋怨,切切不可等闲视之。上述几个方面的工作应从体制改革的角度加以统筹考虑。
第三,一定要抓紧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工作。这是打破行政官僚机构和改变官商作风的良方。让各级商业机构都有一定的自主权,原来的行政关系就很容易被经济关系所取代,就能从根本上改变过多地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工作的状况,企业就有了内在动力。基层企业实行一定程度的自负盈亏,这是一项重大的经济改革。自负盈亏把经营中的责、权、利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可以解决许多长期不能解决的问题。实行自负盈亏、以税收代替上缴利润的办法,涉及面很宽,应通过试点,取得经验,逐步推广。
第四,建立社会对商业监督的制度,以保障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促使商业工作更好地为生产和生活服务。搞好社会监督,要建立一系列商业法规,使商业工作同其他工作一样,既接受法律的保护,又接受法律的制约。搞好社会监督的同时,还要在商业内部实行民主管理,让职工群众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参加企业管理。
在改革商业体制过程中,将会触及计划、财政、价格、金融等现行管理体制。为了解决这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必须照顾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处理好各种矛盾。从当前情况看,有不少工作是可以先从商业内部作起,在不长的时间内得到解决的。希望商业战线的同志们知难而进,勇于探索,都来当实践经济改革的革新家,同心协力做好改革经济体制的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