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阅读
  • 0回复

林区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福建省三明林区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9-20
第2版()
专栏:

林区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福建省三明林区调查
三明地区地处福建省西北部,境内崇山峻岭,森林茂密,是该省的主要林区之一。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山区的优势就在于向山要宝,各级领导开始把林业生产摆上议事日程。但也遇到一系列的新问题,突出的是林业生产的方针政策问题,影响着林区生产的发展,亟待解决。
不能让林区农民挑两副担子
三明地区平均每个农村人口有耕地1 .56亩,山林17.2亩。去年,全区完成原木材占到全省三分之一多,是木材的主要产地;粮食总产达到18亿多斤,为国家提供了近5亿斤商品粮,又是福建生产商品粮的重要地区。林区农民既要贡献木材,又要提供粮食,肩挑两副担子。许多社队干部和社员告诉我们,十年浩劫以来,搞粮食是硬任务,搞造林是软任务;在田里干的才是社会主义,上山干的就是资本主义。粮食生产年年要求大幅度增长,征购任务一再加码,压得林区农民只好弃山归田和毁林开荒。建宁县溪口公社马元大队去年粮食总产216万斤,卖粮92万斤,超过征购任务一倍多,县里还要他们扩大双季稻面积。要林区农民木材、粮食一肩挑的作法是不长远的,他们挑不起。长此下去,不但发挥不了山区的优势,还将严重挫伤林区干部、社员的积极性。
素称“绿色金库”的林区,照理说应该可以搞得很富裕的,但是多年来强调抓粮食,林区被搞成了穷区。在和县、社干部交谈中,他们认为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有三条:一、林区要稳定粮食产量,不再要求社队年年增产粮食。有的地方甚至可以调些下来,让这里的干部、社员逐步把林业当作主业来抓。二、省、地、县的财力物力,应加强对林业生产的扶持。三、对干部的考核,应有林业生产的项目和指标,在主要林区工作的干部,要以林业生产成绩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结合奖惩办法,促使他们把精力放到林业生产上去。
集体经营林业也应以生产队为基础
土改时,林区存在私有林,村有林,乡有林和国有林四种所有制,并发有山林证。强调“一大二公”以后,山林统统收归国家、公社和大队所有,生产队处于无山无林的境地。这样,社员不关心林木了。他们到林场来造林管林,只是当作外出搞副业,没有把林子看作是自己的,成了一种雇佣关系。另外,社员在生产队劳动工分高,劳动补贴粮高,农副产品提价后工分值高,还可以搞家庭副业;而在社队林场干活没有这些方面的好处,因而不安心。山林利益不和社员切身利益挂起钩来,是很多社、队林场办不好的根本原因。
许多林区社、队干部认为,林业的经营管理,应该以生产队为基础,大队把现有山林统一拨给生产队经营,谁造谁有,落实生产责任制,长期稳定不变。将乐县万全公社竹舟大队由于把山林拨给各生产队经营,实行“队造队管队有”,社员种树管树积极性很高。大队林场营造的林子,也可以由生产队来管理,落实生产责任制,将来收益大队、生产队分成。沙县青州公社前山大队前年就把大队经营的万亩竹山分给生产队管理,效果非常之好。
公社林场要走与大队、生产队联营的道路。明溪县8个公社林场去年已开始这样做,今年进一步调整分配比例,公社、大队、生产队分成由去年的六二二调整为三一六,群众很满意。
林区的干部还建议国营林场、伐木场,也要考虑社、队的利益,采取联营或让利的措施,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
要重视木材的综合利用
木材的综合利用,是大有可为的。将乐县委去年纠正“要使林区富,上山去砍树”的错误做法,总结推广了周厝大队和高唐大队大搞木材综合利用致富的经验。周厝大队1977年办起的竹木制品厂,利用枝丫材等为上海制伞厂加工伞头,用毛竹尾杆加工伞骨等竹木制品,两年的总产值达到28万多元,一举翻身,去年每个劳动日值从1977年的三角多,增加到1.20元。买化肥等农用物资也不要向国家贷款了。乱砍滥伐风也得到了制止。目前将乐县已办起137个竹木制品加工厂,生产的各种竹木制品近50个品种和规格。据统计,这个县去年竹木制品的总产值达231万元,而今年仅上半年就一跃为238万元,预计今年全年竹木制品的产值,就约相当于这个县197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530万元的水平。现在,他们与江苏省有关部门搞补偿贸易,正在兴建胶合板、刨花板等工厂,这样比较丰富的“枫树”等资源和加工木制品的刨花等下脚料就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但是,纵观三明林区森林资源综合利用,深感这项工作目前还没有引起各级领导干部的足够重视,林区大量的枝丫材等资源,仍白白地被烂掉了。究其原因,重要的一点是现在相当一部分干部着眼于卖“小料材”上(实际上是大材化小材),卖高价1立方米可达300元。尽管有些领导同志也知道,利用枝丫材等加工出的不少木制品的价值,有的并不比“小料材”低,但那要搞设备、培训技术力量,找产品销路,不能象各地都争着要的“小料材”那样,钞票得来顺手。我们在采访中还注意到,有的县的个别领导同志之所以不重视抓森林资源综合利用,是为了显露自己领导有方,拚命抓大钱、现钱,不珍惜宝贵的森林资源,哪里会去为子孙后代着想。
就我们在三明林区接触到的情况看,除了要进一步加强对干部、群众进行森林资源综合利用重要意义教育外,还必须相应地从政策、制度上和物力财力上采取一些措施,一是国家有计划地在林区建设以枝丫材为原料的纸厂、纸浆厂,就地加工,减少运输;二是鉴于林区财力的困难,国家在资金和技术上应给予一定的扶持,建设厂房,购买设备;三是有关部门应该给予利用枝丫材、边角料加工的木制品运输上的方便。
本报记者 林群英 孙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