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宁六”一级公路为何损坏这么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9-26
第3版()
专栏:

“宁六”一级公路为何损坏这么快?
编者按:搞基本建设,要严格按照基建程序办事。可是,从南京到苏北六合的公路,是在边施工、边设计的情况下,胡干蛮干。人民辛辛苦苦、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建设资金,就这样被那些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者浪费掉了。现在,江苏省省长办公会议已作出两项规定,接受各方面的意见,把宁六公路修好,并认真查清造成质量事故的原因,分清领导的责任,作出严肃处理。这样做是完全必要的。人们应该从宁六公路的严重质量事故中吸取教训,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肃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建设事业。
近几个月来,从南京开往苏北重镇六合的汽车,乘客和驾驶员尝够了道路颠簸之苦。不少群众投书报社,问道:“为什么这样一条新建的一级公路,这么快就变得疮痍满目、破损不堪?”
去年10月,宁六路刚通车时,在东西两条单行线上,道路直,路面平,南来北往的汽车穿梭飞驰,人们曾高兴地夸奖它为“快速公路”。
然而,时隔三、四个月,这条一级公路的路面先后出现大段大段的龟裂、翻浆、波浪状,有的路上泥包突出二、三十厘米。汽车行驶起来,左摇右晃,东拐西弯,象一条游龙。司机瞪大眼睛,慢速行驶,还常常折断钢板,中途抛锚。车子一颠,乘客常被弹起来。据查,目前路面损坏累计达11万平方米,占总铺筑面积的22%。而建设这条公路的总投资达2,900万元,平均每公里86万元。花了这么多钱,工程质量却如此之坏,实在令人痛心。
从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中,人们看到了这条“快速公路”为什么快速损坏的原因。
宁六公路是1976年11月动工兴建的,但公路的详细测设施工图纸到1977年5月才完成,6月由省计委批准。这样大的工程项目,一开始就没有一个完整的总体设计方案,一边搞施工,一边改设计。原设计路面宽16米,一年后,把路面扩展到20米,路中间设分隔带,以便植树,结果把两边的排水沟挤窄了,这样,造成整条公路排水不畅。路基设计也偏低。原设计规定,沥青面层要铺10厘米厚,后因油料缺乏,临时改为7厘米,并用一些渣油代替公路沥青。一下雨,水就从路面渗透到沥青底下的灰土层。灰土层积水久了,就变软、泡烂。汽车在上面高速行驶,强大的水平推力把根基不牢的沥青路面挤裂、掀开,灰土泥浆也随之翻腾出来。
宁六公路的路基土方施工,采用“大包干”形式,分段包到县、区,县、区又将它包到公社。几万民工一齐上阵,工地没有及时组织专业队伍与之配合,给予必要的指导。路基应该一层层夯实,或用压路机反复压严,但有的路基用拖拉机代替压路机,跑几圈就完事了。公路跨越的池塘,淤泥还没有挖净,泥土就填了进去。1979年,按照计划应该铺路面,一检查路基,发现土方质量、填土密实度,普遍没有达到设计要求,必须返工。由于返工重修耽误了工期,如果从实际出发,不赶抢进度,工程的质量还可以搞得好一点。可是,工地在去年下半年却提出“建成宁六公路,向国庆30周年献礼!”的口号。于是只好拚命加快工程进度。去年9月30日,沿江一段路面,白天刚刚铺好灰土层,不等“成形”,夜间就在上面浇灌沥青。有些负责施工的人员,看到这样赶进度不行,曾提出集中力量搞好半条路面、国庆先通西行线的意见,但上级没有采纳。
宁六公路是江苏省建造的第一条一级公路。人们认为,如果省、市交通部门领导人在修建过程中,有一个认真严肃的负责态度,有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优良作风,那么,许多问题是可以避免的。
目前,江苏省、南京市有关部门正在组织力量,认真进行检查,要求在查明原因、分清领导责任之后,作出严肃处理。
本报记者 张行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