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万岁”的称谓和威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9-29
第5版()
专栏:读史札记

“万岁”的称谓和威仪
穆福田
十年“文化革命”,我们和“万岁”算是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偌大神州,究竟有多少种“万岁”,恐怕就没人能考据清楚。当然,“万岁”虽多,主要的,为首的,还是领袖“万岁”。其它,则多是由领袖“万岁”加以引伸而来:领袖“万岁”,领袖提倡的事物不也该“万岁”嘛!于是“文化革命”、“一月风暴”、“四大”、“造反”也成了“万岁”。多年来,人们高呼领袖“万岁”,已经相沿成习,不曾觉得有何不当。但当领袖“万岁”派生出来的种种“万岁”肆虐十年之后,领袖“万岁”的口号本身是否科学的疑问,终于被合乎情理地提出来了。
欲审其末者当溯其源。仔细考订一番“万岁”的来源和演变,才发现我们中国人喊“万岁”是很有点子老资格的。“万岁”一词,曾见于《韩非子》:“巫觋之祝人曰:‘使君千秋万岁’。”这个“万岁”,纯属巫觋行骗,与后世的“万岁”当然不同。战国时期,呼“万岁”的就多了:蔺相如奉和氏璧入秦,齐将田单诈降燕王,冯煖为孟尝君焚毁债券,左右及民皆呼“万岁”。此种“万岁”,已不同前,但仍是一种欢呼、喜庆之辞,并非呼秦王、燕王、孟尝君为“万岁”。直到秦汉以后,臣民才逐渐开始直呼至尊无上的皇帝为“万岁”。《史记·高祖本纪》就记载了刘邦临朝“殿上群臣皆呼万岁”的史实。《后汉书·韩棱传》记载:韩棱为尚书令时,大将军窦宪威震天下。一次,窦宪奉诏会车驾于长安,宪至,一班大臣欲伏拜窦宪,并呼之“万岁”。韩棱正颜厉色地说:“礼无人臣称万岁之制!”于此可见,自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以来,“万岁”就逐步演化成为皇帝的专称了。“万岁”者,封建帝王之别称也。宋代学者吴曾认为,《诗经·大雅》中有“虎拜稽首,天子万寿”的话,人臣之奉上为“万岁”,当源于此。这也是一家之言。
有了“万岁”这个至尊的称呼,还要有显示这种至尊地位的一整套礼仪。唐代名臣魏征有诗云:“终藉叔孙礼,方知皇帝尊。”说的是皇帝炫耀“万岁”威仪的整套礼节,是经由汉高祖刘邦手下大臣叔孙通草创的。后来的帝王及其御用礼官,一代代地沿袭、补充、修订,直到明清两代,终于形成了朝拜“万岁”的大套繁文缛节。据《明史·礼志》记载:皇帝即位,先要祀告天地,礼成,“丞相率百官以下及都民耆老,拜贺舞蹈,呼万岁者三”。入朝坐定,“乐作”,“鞠躬三,舞蹈,拱手加额,呼万岁者三”。按明制,每逢重要节令设大朝仪,群臣都要山呼“万岁”。皇帝生辰,叫万寿节。逢此节,群臣不但要“敬祝万岁寿”,要“鞠躬”、“舞蹈”如仪,还要在领呼者引导下,连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到了清代,“鞠躬”、“舞蹈”、“山呼”仍嫌不足,又加进了“三跪九叩”。
“万岁”的威仪,是宣扬君尊臣卑、强化皇权的重要手段。就说汉高祖刘邦吧。他初登帝位时,“万岁”威仪尚未制订,群臣同他的关系颇为亲密。等叔孙通制定了朝拜礼仪之后,一声“万岁”,就把昔日过从甚密的手足远隔在君贵臣贱的丘壑两边了。“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无敢讙哗失礼者”,“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皆引去”。看着旧日将相战战兢兢地山呼“万岁”,刘邦喜不自胜地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在封建专制制度下,“万岁”的威仪还起了神化皇帝的作用。唐代一位大臣就说过:朝拜礼仪,“与接神相似”。一个地地道道的人,一旦当了皇帝,“万岁”仪仗一排,立时就成了“真龙天子”。皇权一旦被神化,即使雄才大略的帝王,也难免最终陷于自我迷信的深坑。以“贞观之治”闻名的唐太宗,尽管有一批诤谏之士不停地以“居安思危,善始慎终”相告诫,仍然逐步走向“渐恶直言”,露出了“万岁”爷的劣根性。
封建皇帝沉湎于“万岁”威仪,为一批趋炎附势、攀龙附凤之徒大开了投机钻营的方便之门。后来,竟有人把唱“万岁”赞诗当成了一种职业。明世宗时有个袁炜,无他能,唯善写“万岁”颂诗。世宗常半夜而起,出片纸,让其写诗,袁举笔立就。皇帝过生日,他撰写《万寿节贺表》,曲尽阿谀。在古代典籍中,他的《贺表》居然成了这种拍马文书的代表作。因为颂赞“万岁”有术,袁炜官运亨通,平步青云。
“万岁”的称谓和礼仪,与封建皇权的诞生俱来,却没有随着皇权的垮台而消亡。它象胎痕一样,留在了我们这个反封建斗争很不彻底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尽管党对突出个人的倾向作过斗争,但终因种种原因,没有禁绝。民主革命时期,没有领袖“万岁”的口号。全国解放后,领袖“万岁”的口号开始出现,随着时间推移,“万岁”之声愈来愈高,弊病也愈来愈深。对个人的宣传越来越多,领袖被神化了,集体领导逐渐削弱;“一言堂”慢慢筑起来,党内民主有名无实;诤谏者被疏远,阿谀者却“爵禄高登”。党内生活中出现的这些不正常现象,到“文化革命”发展到了顶点,造成了一场空前浩劫。
教训是深刻的。党和人民高度评价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但也不能忘记领袖“万岁”的口号造成的不幸。党中央关于“少宣传个人”的决定,深得民心。为着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我们应当永远摈弃这类封建糟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