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阅读
  • 0回复

他给穷队造了个“富窝窝”——共产党员樊枨为群众办果园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1-01
第2版()
专栏:

他给穷队造了个“富窝窝”
——共产党员樊枨为群众办果园的事迹
共产党员樊枨〔音成〕,今年57岁,是甘肃省静宁县大庄大队的社员。他为了改变家乡干旱穷困的面貌,从1960年开始,带着几个老汉在治平河的一片河滩地上办起了一个果园。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1976年大见收益,以后每年收获各种水果十几万斤,加上药材、树苗的收入,每年都在两万元以上。1978年收入达3万元,累计收入21万元。使这个过去连买一根鞭梢的钱都拿不出来的大队,变得富裕起来了。
樊枨为啥有这么大心劲栽树?有一件事使他终身爱树。那是他十三、四岁的时候,跟上父亲为寻个镰把,不知找了多少户都没寻上。干旱的大地,光秃秃的山坳,竟找不到做个镰把的一棵树!从小就有志气的樊枨决心自己栽树。他从舅舅家要来了4根柳树杈杈栽到河边。几年功夫,树长得满粗。以后他每年栽30棵树,慢慢有了收益,还买了一头驴。他说:“这就是俺栽树的根根”。
1960年,大队划给他一片河滩地,叫他办林场。从此,他就把自己的一门心思全用在了栽树上。他在河边栽上了杨、柳、榆、槐等各种用材树。那里有好果树,好树种,他就去要树籽,买树苗,拜师学艺。兰州市雁滩公社农民果树专家刘亚之培育的苹果矮化而高产,他就先后4次找刘亚之,拜他为师,向他学习果树栽培技术。几年功夫,他和几个老汉在果园里就培育、栽种起了六千多棵新品种的果树。苹果、梨、杏、桃、核桃应有尽有。光梨的品种就有鸭梨、莱阳梨、法兰西梨、冬果梨、长把梨、本地沙梨。
他在他的笔记本上记着这样一句谚语:“真理的长河畅流着实践的汗水”。这实际上是他自己十几年中辛勤劳动的写照。他用全部心血为集体办好了果园,创造了财富。他不仅想到自己队,还想到了别的穷队,一有机会就拿上锯,腰里别上剪刀,用葫芦或蕃瓜装上优良的果树芽条,近在本社,远到县城、地区,为社员、学校、机关嫁接果树。有一次,他走到附近社员朱德雨老汉后院的一个山崖上,见有一棵野生果树,他就接上了红玉苹果。几年后这树长出了苹果,朱老汉觉得奇了,以为是“神树”。后来一打听才知是老樊嫁接的。从此,朱老汉和所有被樊枨接过树的社员一传十、十传百地传扬开了。这样人们逐步认识了在干旱山区栽种果树的好处。在三十里治平川里的三十多个生产队,队队办起了果园。
本报记者 祖伯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