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日本钢铁工业的节能斗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1-11
第7版()
专栏:日本通讯

日本钢铁工业的节能斗争
本报记者 陈泊微
自从第一次“石油危机”以来,日本各产业部门适应新的形势,迅速行动,为节约能源而斗争,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钢铁工业在这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尤为引人注目。
钢铁工业节能意义重大
钢铁工业是能源消费最大的产业部门。根据统计资料:日本全部工业部门1975年度(注:指日本的财政年度,下同)的能源消费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55%,钢铁工业的消费量占17%。所以钢铁工业节约能源,对于全国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几年来,日本的粗钢年产量大体保持在1亿吨的水平,但由于在节能方面坚持不懈的努力,钢铁工业产品的单位能源消耗逐年降低。以钢铁工业中最大的能源消费部门高炉部门来说,它的燃料比(即每炼1吨铣铁所消耗的能源量)已由1973年度的498公斤降低到1978年度的465公斤。这5年中间,焦炭比降低14公斤,重油比降低18公斤。
又据日本钢铁联盟的调查和试算,钢铁工业平均生产每吨粗钢的能源消费量,如果以1973年度为100,1978年度降到91。1978年度与1973年度比较,下降的数字相当于节约了737万吨煤炭,或者相当于节约了565万千公升石油。
高炉“脱离石油化”进展迅速
日本钢铁工业界并不满足于这个成绩。近年来,在节约能源方面又采取了新的措施。其中之一,是在炼铁高炉燃料方面逐步实现“脱离石油化”。
据统计,1978年度钢铁工业用作燃料的重油共有722万千公升,在整个钢铁工业的能源消费量中占16%。为了节约来之不易、价格日趋昂贵的石油,近来各大钢铁公司纷纷展开了高炉“脱离石油化”的“挑战”。
所谓高炉“脱离石油化”,就是在炼铁过程中不再向高炉吹进重油,而单独用焦炭做燃料。这项改革正在迅速推广中。
早在1977年11月,住友金属公司就在它所属的和歌山钢铁厂4号高炉首先实行完全用焦炭炼铁。今年初,住友金属公司的鹿岛制铁所在容积为5,050立方米的超大型高炉——3号高炉用吹进焦油来代替吹进重油。
日本最大的钢铁公司——新日铁公司开工的16座高炉中,已有8座实现了“脱离石油化”。去年年底以来,其他大钢铁企业也先后在一些工厂实施了“脱离石油化”作业。
本来,日本的钢铁生产是完全以煤炭(焦炭)做高炉燃料的。60年代初期,日本开始采用向高炉吹进重油的冶金技术。因为比起焦炭来,重油具有更强的使铁矿石还原的力量,而且吹进重油可以防止高炉内温度过高,从而使高炉作业保持稳定。这样做,在经济上也更有利。当时世界市场上,原油价格平均每桶还不到两美元,使用重油,既可以降低炼铁成本,又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从那个时候以来,日本的粗钢产量由三千万多吨猛增到1亿吨以上。如此飞跃的发展,蒙受廉价石油之惠实在是很大的。
但是,第一次“石油危机”以来,世界市场上石油价格上涨了好多倍,石油的供应也不能长保无虞。严峻的现实逼使日本的钢铁业界从努力降低高炉的石油消耗,进而为高炉“脱离石油化”而斗争。
截至今年5月初,日本各家钢铁公司开工的44座高炉中,已有24座完成了“脱离石油化”,其中,有5座高炉以吹入焦油代替吹入重油。据日本钢铁联盟估计,由于这一措施的推广,6家钢铁公司今年的石油消费量将比去年节省200万千公升。
高炉炼铁中不再吹入重油,就需要增加焦炭或焦油的用量,这在经济上是否划算呢?
根据《钻石》周刊的一篇文章分析,直到一年以前,使用焦炭的生产成本还比使用重油高些,但是,由于近一年来石油价格一再上涨,从1979年秋季以后,使用重油的生产成本终于超过了使用焦炭的成本。当然,实现高炉“脱离石油化”,在技术上并不是一点困难没有。例如,在高炉完全用焦炭做燃料以后,在作业时不得不降低送风温度,如果处理不好,可能影响出铁能力。
能源的综合利用
高炉“脱离石油化”的措施,不是孤立地推行的。它实际上是整个钢铁厂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统一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在完全用焦炭做高炉燃料的时候,焦炭燃烧时的副产品——瓦斯的产生量较吹入重油时增加。各钢铁厂都注意将这些“副生瓦斯”加以回收,输送到另外的加热炉中加以利用。
能源的综合利用,本身就是一大节约。在这方面,日本一些钢铁企业的工作是很出色的。记者在访问日本钢管公司扇岛钢铁厂时,这家现代化工厂的完整的能源综合利用体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扇岛工厂不仅将高炉、炼焦炉、转炉等所产生的“副生瓦斯”全部回收起来,作为厂内其他部门的燃料加以利用,而且连加热炉排出的“废热”,也由排热炉加以回收,高炉内所产生的压力则由设在炉顶的发电机加以利用。扇岛钢铁厂自设的装机容量为37.5万千瓦的发电厂,就是以“副生瓦斯”为主要燃料的,据说可以供应本厂所需要的几乎全部的电力。
象扇岛钢铁厂那样利用高炉炉顶压力发电的做法,其他钢铁公司也在积极效法和推广。过去,由于燃料和电力的价格比较便宜,各钢铁企业多依赖电力公司供应电力,现在,钢铁企业越来越重视利用本厂内部的“废压”和“副生瓦斯”来发电,以实现“电力自供化”。
日本钢铁工业节约能源的成就和经验告诉我们:大工业中的节约能源,要有一个统筹全局的、精细的规划,并且在企业管理上、技术上以及设备上适应节约能源的要求。
(附图片)
图为日产11,000吨的鹿岛制铁所高炉。它是世界第二大高炉。
新华社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