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今日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1-23
第1版()
专栏:今日谈

今日谈
电视机前看民心
电视台转播审判林、江反革命集团主犯的实况,我们研究所的电视室挤得满满的。在电视机前,观众指点公敌,多有评论:
“看!万恶江青,不愧是个‘演员’。”
“瞧,张春桥真象从‘土围子’里钻出来的。”
“看王洪文那样子,造反司令的威风哪儿去了?”
看到林、江一伙也有今日,人们痛快的心情溢于言表。几句即兴的评语,反映时代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若在十年“文革”期间,谁敢对这伙说半个“不”字?而今雨过天晴,这些曾把人民踩在脚下的元凶巨孽,终于被押上了被告席,9亿人民对他们进行清算和判决。在荧光屏前,大家真感到象自己就坐在审判台上。
在笑骂公敌的同时,人民对遭受迫害、为国牺牲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千千万万的父老兄弟,寄以深沉的怀念,并为他们没能看到今天扬眉吐气的场面而遗憾,有位观众慨叹地说:“要是周总理活到今天……”
李德民
“取经”与“取景”
在杭州工作的同志,每当三月、九月前后,这里风景气候十分宜人之时,总收到外省市许多对口机关和单位来信或电报,要求前来“取经”。有的干脆连个招呼都不打,就找上门来。常常是领导干部带队,少则七、八人,多则十几乃至几十人。叫人接待了不是,不接待更不是……
兄弟省、市之间,部门之间,进行一些正常的工作或学术方面的交往,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是正常的。现在的问题是,有那么一些同志,并不是真因为这里有什么“经”可取,而是因为这里有一个驰名中外的西湖美景吸引着他们。说句不中听的话,参观学习只不过是他们冠冕堂皇的理由,实际上是想来游山玩水,借“取经”而“取景”。奉劝心生此念的同志,想一想《准则》的规定,听一听社会舆论的呼吁,愧而却步。这不仅对四化事业有利,而且对端正风气也有所裨益。
林岳
为学生近视眼愁
一天,在一个朋友家,看到她的女儿一直伏案做功课,我翘起大拇指夸奖她。那知朋友长叹一声,说:“我正在为她发愁呢,近视已经350度了!”
我默然,不禁想起报上公布的一个数字:今年江苏省参加体检的19,000名考生中,限考的达59.63%,其中近视眼占首位。
现在,有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确干了一些不怎么高明的事:上课“填鸭式”,作业“马拉松”,考试“连珠炮”……真可谓“揠苗助长”。长此以往,岂止学生眼睛要近视,还会有其他疾病缠身。即使他们毕业分配了工作,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今天服药,明天打针,怎么为四化贡献聪明才智呢?
缪润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