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毛竹之乡的优势如何发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1-23
第2版()
专栏:工作研究

毛竹之乡的优势如何发挥?
浙江省天目山北麓的安吉县,是我国的重点毛竹产区,有毛竹和小竹77万亩之多,平均每年提供给国家商品毛竹700万支,为全国毛竹收购总量的十分之一,居全国县级提供商品竹的第一位。
这里所产毛竹又称“猫竹”,因其幼笋破土时,形似猫首而名。毛竹具有秆高、肉厚、挺直、坚韧的特点。它是工业建筑、渔业、农业生产工具的重要材料,从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具(竹筷、竹椅、竹床、竹篮、竹箩、竹席、竹箱)到精美竹编工艺品和箫、笛等,都离不开它。竹笋可以吃,竹枝竹梢可做扫帚,竹壳可造纸,毛竹确实是“全身都是宝”。
三中全会以来,由于落实了政策,不少社队加强了毛竹基地的建设,积极培育大毛竹林,全县已停垦还林1万多亩。但是,十年浩劫使得山区元气大伤。这个粮田很少、80%都是山区的县,当时受极左路线的干扰,竟然把“以林为主”当作“以钱为纲”的资本主义倾向来批判,提出了“山农不吃商品粮”的荒唐口号,干了不少毁林种粮的蠢事。群众生活并不富裕,去年全县平均每人分配收入仅155元,是杭嘉湖地区10个县收入水平最低的一个县,比全地区平均每人收入要低40元之多。
安吉的优势在毛竹,可是毛竹的优势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当地干部将原因归纳为三句话:采伐任务过重,价格不够合理,政策统得过死。今年春天的普查表明,全县毛竹总蓄积量由1975年的8,500万支下降到7,616万支,减少了10.4%。按照当地生态条件,应该是“砍八(年竹)留六(年竹)”。四年和六年生长的毛竹,正是发笋的最旺期,八年竹使用价值最高,所以砍八年竹从经济效果上说是最合理的采伐。1975年,做到“砍八留六”的毛竹山面积占54%,现在已下降到32%。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毛竹山,被逼着要砍六年竹、甚至四年竹。从1970年到1979年的10年间,平均每年完成国家派购原竹700万支的任务外,还要交售等外竹200万支左右,加上自用竹,每年采伐量要达1,000—1,200万支之多,超过了生长量。毛竹产区迫切希望改变派购指标过高的情况,以毛竹面积和蓄积量为主要依据,合理确定派购任务,多年不变;并将派购任务包干到生产大队、生产队,与国家直接订立购销合同。
价格不够合理,也是个大问题。竹区有这样的说法:“卖竹不如卖笋,卖竹不如卖柴,烧柴不如烧竹”,“卖主产品不如卖副产品,卖好毛竹不如卖等外竹”等。这里每百斤毛竹去年调价后可卖2.35元(原来是1.90元),但每百斤毛料(竹枝)可卖4元(最近已调价到7元),每百斤箬壳(即毛笋成竹时掉下的竹壳)可卖4元,每百斤青竹梢也可卖3元多,都比主产品毛竹要高好多。当地每百斤烧柴与稻草,价格都在2—3元之间,单从价格讲,确实买柴草不如烧毛竹合算。浙江省委在山区调查报告中说:目前毛竹收购价格过低,牌市差价很大,群众卖竹木,实际上是交税。大家认为是说出了山区人民的心里话。不久前,省委召开了山区工作会议,对有关农副产品收购政策作了调整,基本上可满足竹乡群众要求。
购销政策统得过死,很不利于山区经济的发展。社队在完成毛竹派购任务以后,不仅多余的毛竹不许议价出售,箬壳、毛料、老丝、退毛笋、青竹梢等副产品纯属三类产品,也都得低价出售给国营商业部门,甚至连不合规格、国家不予收购的下脚小料,也层层设卡,未经批准不得自行出售。山区社员对此很有意见。他们迫切要求在完成毛竹派购任务和保护资源的前提下,自行议价出售原料与产品,产销直接见面,尽量减少中间环节。这方面近两年有些松动,许多社队办了竹器加工厂,尽管生产的都是低档产品,产值也要比卖原竹高三、四倍。所以,积极组织毛竹加工,把出售原料变为出售成品,这是使山区农民富起来的重要途径,也是一个安排山区剩余劳动力,充分发挥妇女、辅助劳动力作用的好办法。同时,竹副产品也可得到充分的利用,加工成为值钱的产品。这样,就会调动农民爱林育林造林的积极性。
本报记者
金雨困 刘公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