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阅读
  • 0回复

刻刀下的花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2-16
第8版()
专栏:

刻刀下的花纹
刘孝存
小榔头在频频敲击,刻刀下飞出雪片般的牙屑。一根根乳白色的象牙,转瞬间变成了形形色色的灵物——那文雅清秀的古装仕女,那栩栩如生的花鸟浮雕,那玲珑剔透的楼台亭阁,那富有田园情趣的蝈蝈白菜……
我曾奇怪,牙雕艺人的脑际怎么有这么多活灵活现的形象;也曾纳罕,一把刻刀,为什么好比钢琴家抚弄键盘的十指,又酷似魔术师神妙莫测的手?
一个雨过天晴的早晨,我在街心公园那落英缤纷的花坛旁,发现了一个拾取花瓣和落叶的老人。我以为,他或许是一个扶花惜草的园林工人。可是过不多久,我们又有两次巧遇。一次是在郊外的大车店前,他正在一心一意地描画着一匹马;一次是在某公园的荷花池旁,他涉水下池,在没过膝盖的水中托着画架,描摹着几枝荷花。我认定他是美术工作者,或许还是一位名画家了。可是,当我好奇地发问时,他却谦和地告诉我,他是搞象牙雕刻的。
原来是这样!我的心为之一动,霎时间想起一位刚刚认识不久的牙雕老艺人。在“横扫‘四旧’”的年月,他被称为“怪人”,因为他象小孩子一样捕蜻蜓、抓蝴蝶,家里还有几只谁也不能动的神秘的箱柜。他曾戴上“反动技术权威”的帽子,被赶出车间,整天扫地、摇煤球。然而,他在摇煤球的余闲,还要用煤泥捏小人、小狗;下班以后,照样拿起刻刀——没牙料,就搞木刻、石刻……前些时候,他的箱柜公诸于世了,并将其中收藏的物品全部献给了厂里的资料室。谁都不曾料到,他的收藏竟会这样丰富多采——画片、糖纸、素描稿子、画册、残缺不全的佛像、绢人、洋娃娃、戏剧脸谱、火柴盒商标、木刻、滑石刻,甚至还有蟋蟀、蝈蝈、蚱蜢的标本。最珍贵的要属那些传统牙雕的画稿和照片。在那些年月,它们被视如敝屣,丢入垃圾堆;如今是恢复传统工艺产品的难得资料。我猛然记起他的一件“嫦娥奔月”牙雕,后面镌刻着李商隐的诗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诗的后半句,不正是两位牙雕艺人的写照吗?
联想的丝缕,把生活的珍珠串在一起。我终于领悟了:艺术家刻刀下的精巧花纹,不是妙手偶得。他是用刻刀蘸着心血来创造艺术花朵的。这花朵,献给美,献给生活,献给热爱生活的人们。
用心血培育的花儿,是风霜雨雪所不能摧残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