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关于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几个理论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3-02
第5版()
专栏:

关于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几个理论问题
宋则行
综合平衡是国民经济全局性的宏观平衡。它要求社会总需求及其各个重要构成部分必须同社会总生产及其相应的各个重要构成部分相平衡,要求价值平衡与实物平衡互相一致。量力而行,量入为出,是搞好综合平衡的一项基本原则。搞好综合平衡是为了使整个国民经济按照符合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最优比例协调发展,实现最优增长速度和最优的宏观经济效果。基建投资过多,势必使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生产,造成生产资源和消费品供求关系的紧张,导致国民经济各方面比例关系的失调。这时,为了搞好综合平衡,就要控制社会总需求,调整生产结构。生产结构可划分为原始产品生产、中间产品生产和最终产品生产三大门类。在安排社会总需求和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生产时,都必须考虑原始产品资源供应的可能这个根本的制约条件。
贯彻调整方针,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从而为国民经济按比例、高效率的发展创造条件。下面结合我国现实,就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需要探讨的几个理论问题谈谈个人意见。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综合平衡是国民经济全局性的宏观平衡,是相对于单项或局部(部门、地区)的微观平衡来说的。它要求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生产相平衡,要求社会总需求的各个重要构成部分(如投资和消费)和社会总生产中相应的各个重要构成部分(如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品生产)相平衡。综合平衡是建立在单项或局部平衡的基础上的,而单项或局部的平衡又必须符合全局性的综合平衡的要求。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生产的平衡主要是价值上的平衡,而社会总需求各个构成部分和社会总生产中与之相适应的各个构成部分的平衡,又必须在实物上取得平衡。因此,综合平衡要求价值平衡与实物平衡互相衔接,互相一致,要求社会总需求与社会资源的供应可能相适应。在计划期间,经过努力,有多少可以利用的资源,才能安排多大的社会需求。量力而行,量入为出,这是搞好综合平衡的一项基本原则。
但是综合平衡,不是为平衡而平衡。搞好综合平衡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这就是要使整个国民经济按照符合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最优比例协调发展。所谓最优比例,是指能保证最优增长速度的比例;而所谓最优增长速度,并不是通常所说的高速度,而是指能保证人民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具有最优宏观经济效果的速度。这就是说,要通过综合平衡,使有限的资源得到高效率的利用,在国民经济的全局范围内实现以最少的劳动耗费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更好地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即使在国民经济各项主要比例比较协调的正常情况下,也要搞好综合平衡,以实现上述目标;而当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时,就更要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搞好综合平衡。当前把调整放在计划工作的首位,就是为了逐步求得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和协调发展,进而精益求精,结合体制改革,实现最优比例、最优速度和最优的宏观经济效果。
综合平衡从何着手?
怎样搞好综合平衡?当然,首先要从分析过去一个时期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生产的规模、结构着手,从中揭示国民经济中的不平衡因素,生产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可能挖掘的生产潜力,急须满足的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扩大再生产所需的投资规模,以及为满足这些方面的需求所需的生产资源的供应可能,等等。进行综合平衡,就是要在分析过去、摸清现状的基础上,按照量力而行、量入为出的原则,估算计划期内可以达到的国民收入水平和资源供应规模,由此出发,合理调整投资和消费的比例以及两者的规模和结构,使之既能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又能逐步增强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取得最优的宏观经济效果。这样,就需要从两方面来反复平衡。一方面从计划安排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来估算其所需的各项生产资源的规模(包括物力、财力、人力,特别是其中的物力);另一方面,从采取的生产结构调整措施和增产节约技术措施来估算各项生产资源的供应可能及其薄弱环节。如果发现后者不能满足前者的需求,就要控制或压缩社会总需求,重新调整投资和消费的规模和结构,同时尽可能改善或加强资源供应方面的薄弱环节,直至两者相适应为止。在制定计划时,固然要从这两方面来反复平衡,就是在执行计划过程中也要随时注意情况的变化,从上述两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不断进行综合平衡。
控制社会总需求是搞好综合平衡的关键
从我国三十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看,每次出现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都是因为在左倾思想的错误指导下违背了量力而行、量入为出的原则,不适当地安排了过多的社会总需求,超过了社会总生产,超过了资源供应的可能;而造成社会总需求超过资源供应可能的最重要的因素,则是不自量力地安排了过多的基本建设投资。
大家知道,基本建设投资的规模愈大,占用生产资源愈多,达到一定的程度,就有可能挤掉简单再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源;同时,如果占用的大都是与消费品生产所共同需用的资源,如能源、材料、制造机器设备的能力等,还必然要挤掉消费品生产的能力。不仅如此,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愈大,占用劳动力愈多,就业面相应扩大,职工工资开支增加,社会购买力膨胀,对消费品的需求也就随之增大。为了充分估计这种对消费品需求的增大,还应看到投资的增加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可以引起几倍于投资额本身所包含的职工收入的增长。这是因为投资不仅引起投资部门本身的就业的扩大和职工收入的增加,而且引起为它供应能源、材料、设备等生产部门的就业的扩大和职工收入的增加,而这些部门在增加生产时,又必然引起它们生产所需的又一些原材料、设备生产部门的就业的扩大和职工收入的增加;并且这些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就业和职工收入的层层扩大,又必然通过对消费品需求的增加,要求消费品生产部门职工就业和收入的层层扩大,这又进一步引起对消费品的需求的增加。这样层层连锁反应,不仅引起生产资料供求关系的紧张,而且将会因为职工就业和收入的层层扩大而引起消费品供求关系的紧张。因此,如果对投资不加控制,必将造成各方面比例关系的失调。
一般说来,基本建设投资除了扩大社会总需求外,可以或迟或早地形成新的生产能力,这对各方面紧张的供求关系可以起缓解的作用。但进一步分析起来,问题复杂得多。从统计上说,一年的积累是从这一年国民收入使用额中,除去当年消费之后余下的那一部分物质产品,它通常包括以下各项:一、各部门新增的固定资产,其中又可分为生产资料生产部门新增的固定资产,消费品生产部门新增的固定资产,非物质生产部门新增的固定资产,如住宅、文教卫生、福利设施等;二、基本建设未完工程在这一年内新增的价值;三、各部门新增的实物流动资产,如生产部门和建筑部门中积存的原材料、燃料、制成品、半成品的增加额,商业部门和物资部门商品库存的增加额;四、国家新增的物资储备。因此,从积累的构成看,真正形成本期或下期使用的新生产能力,能够对本期或近期的社会供求紧张关系起缓和作用的,仅仅是其中的第一项,其作用的大小还要看这一项在总积累中所占的比例。一般说来,基本建设工程项目愈大,工程完成周期愈长,工程建设的效率愈低,则第一项所占的比例愈小,第二项所占比重愈大,投资的近期效果也就愈小。同时,如果在第一项中,生产生产资料部门所新增的固定资产占的比例又很大,那末,在本期或近期内扩大消费品生产的能力就更有限了。此外,如果第三项积累比重,即各个部门中原材料、半制品、制成品的库存不适当的增大,这是各个部门经营管理不善、货不对路、质量低劣、产销脱节所造成的大量积压的结果,也是本期投资效果低下的又一表现。
总之,如果通过中央、地方的财政、信贷和企业自筹资金,过多地安排基本建设投资,超过生产资源供应的可能,则一方面容易挤掉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消费品生产所需生产资源的供应,另一方面又相应地不适当地扩大居民的货币收入,增加对消费品需求的压力,若再加上投资效果差,积累构成中增加近期生产能力特别是消费品生产能力的比重小,以及由于产销脱节造成不能适应社会需要的库存积压增大,就势必同时造成生产资源供求关系和消费品供求关系的紧张,导致国民经济各方面比例关系的失调。这时,从控制和压缩社会总需求方面来搞好综合平衡,就必须首先压缩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的方向和结构。
构成社会总需求的另一个因素是消费需求。消费需求的增长取决于城乡人民收入的提高。城乡人民的收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增长而增长,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平均收入的增长幅度必须不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幅度。因此,在压缩和调整投资的同时,通过控制农产品价格、平均工资和奖金增长的幅度,把人民的消费需求控制在消费品生产供应可能的增长范围内,也是搞好综合平衡的一个重要方面。
调整生产结构,狠抓稀缺资源生产
计划安排的社会总需求及其构成部分的规模、增长速度,需要在生产结构上与之相适应,给以物资上的保证。为了搞好综合平衡,从生产结构方面来说,一般认为要安排好农轻重的比例关系。但是把生产结构简单归结为农轻重三大部门,安排一个与社会总需求(包括投资与消费)的结构相适应的农轻重三者合理的比例关系和先后次序,在实际的综合平衡工作中,是十分困难的。这不仅是因为农轻重的划分不能确切地吻合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的划分,更重要的,是因为这个粗略的划分掩盖了三大部门内部的复杂性和增长可能的不平衡性。举例来说,国民经济的安排,一般要按照农轻重的次序,但是重工业是由许多处于不同的社会生产程序上的部门组成的,有的部门就整个社会生产来说是基础,又是薄弱环节或卡脖子的稀缺部门,如不把它放在优先安排的地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不仅从长远说,就是从当前说,也会受到直接的影响。例如能源生产就是这样一个部门,显然不能因为它属于重工业部门,在安排上就放在农轻之后。重工业部门还有一些矿产原料、建筑材料的生产也属于这种性质。生产结构的划分,最重要的,要便于显示社会生产过程的先后衔接程序,从中发现哪个是关键性的而又一时不易克服的薄弱环节,即对整个社会生产来说是卡脖子的稀缺生产部门。而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正是要建立在这种关键性的稀缺产品的供应量及其增长速度的基础上,使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生产的安排,都不致于超越这类关键性的稀缺资源供应所许可的范围。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关键性的薄弱环节会变化转移,但由于发展不平衡,在一定时期内,总会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而只笼统地注意农轻重三大部门的划分及其比例关系,或只笼统地注意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及其比例关系(这里暂不说划分两大部类在实际工作中的困难),就不易更具体地显示社会生产过程的先后衔接性和突出其中关键性的薄弱环节。
根据上述要求,我们认为物质生产部门可以按照社会生产过程相互衔接的程序,划分为三大门类:
一、原始产品生产门类——可细分为农业(包括畜牧业、渔业)、林业、能源(包括一次能源煤、天然气、石油和二次能源电,后者严格说来属于下一生产门类)、矿产原料采掘等;
二、中间产品生产门类——包括金属冶炼、化工材料、建筑材料等;
三、最终产品生产门类——包括用于投资的最终产品部门,如设备器材制造业、建筑业等,和用于消费的最终产品部门,如以农业原料为主的消费品工业与以金属、化工材料为主的消费品工业等。
以上这种门类的划分,实际上是把社会产品划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两大部类的科学方法的具体化。
原始产品生产是中间产品生产和最终产品生产的基础。和某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同,我国由于人口众多,技术落后,国际竞争力量薄弱,目前不可能有大量的出口产品和偿债能力,从国外换取大量的原始产品来弥补国内生产的不足。因此,我国整个社会生产还须主要建立在自有的原始产品生产资源的基础上。可是,目前这个生产门类由于过去长期受左倾错误的影响,加上生产条件差或者需要投资多、建设周期长等原因,恰恰是我国生产结构中关键性的薄弱环节,对社会总生产起着“卡脖子”的作用。而且它们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也不可能增长很快。所以,我们一方面要调整生产结构,集中适当的财力、物力,有步骤地努力扩大这类原始产品生产部门(特别是农业和能源)的生产,在投资上给以优先的安排;另一方面,在安排包括消费和投资在内的社会总需求,安排上述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生产门类的生产时,都要考虑原始产品资源供应的可能这个根本的制约条件。超越这个制约条件,就会破坏综合平衡,导致比例失调,不可能实现最优速度和最优宏观经济效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