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罗马尼亚进行经济调整 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国民经济更协调稳步地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3-16
第6版()
专栏:

  罗马尼亚进行经济调整
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国民经济更协调稳步地发展
新华社北京3月15日电 本社记者张汉文报道:罗马尼亚党和政府近来对国民经济采取了一系列调整性措施,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更协调地、稳步地发展。
在刚刚结束的1976—1980年五年计划期间,罗马尼亚的经济在原有基础上又取得了新的成就。下面几个综合性数字颇能说明这一点:在这五年间,国民收入年增长率达到7%;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9.5%;劳动生产率增长7.2%;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5%;职工收入在五年中提高了29%。这些明显的成就使罗马尼亚的经济实力比五年前更雄厚了。现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收入罗马尼亚已达到1,900美元的水平,进一步缩小了同欧洲经济发达国家的差距。
但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是不平坦的,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十年多来,国际市场上的原油价格上涨了20倍,给需要进口大量原油的罗马尼亚增加了很大的负担。接二连三的自然灾害,尤其是1977年3月的强烈地震也给罗马尼亚经济造成了不少的困难。此外,经济建设中也存在的一些失误和问题。结果,上一个五年计划在某些方面也就没有能够达到预定的目标。
从罗马尼亚领导人的讲话和报刊发表的材料来看,当前罗马尼亚经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投资战线过长,一大批新建项目未能按期投产。罗工业中的三大支柱——钢铁、化工和机器制造业的发展速度,最近几年超过了能源和原材料工业的发展,两者之间比例失调。过去罗是欧洲著名的产油国,原油本来可以自给自足。近十年来由于石油加工工业发展过快,国产原油已满足不了需要,每年得从国外进口一千万吨原油,铁砂和焦炭也要从国外进口。农业虽说不断有所发展,但总的说来,对这一重要经济部门重视得还不够。齐奥塞斯库总统最近指出,在损害农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情况下优先实现工业化的方针,使得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比例失调,对人民的生活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近来,罗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调整国民经济,就是为了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和矛盾。今年是罗马尼亚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头一年。经过调整,在这个五年计划期间:
一、罗马尼亚将降低积累率,放慢重工业的发展速度,大力加强轻纺工业和食品工业。新五年计划规定,国民收入中用于积累的部分将从上一个五年计划的33—34%降为30%,社会产品总值和工业总产值年增长率计划为6.1%和7%,两者都比过去降低了。为了压缩基本建设战线、提高基建投资效果,党和政府规定,在已建项目投产前,不许进行新的投资项目,以便把95%的基建投资用于完成在建项目。
二、更加重视农业的发展,保证在工业不断进步的同时,把农业在整个经济平衡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和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作用,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力争使农业净产值增长率高于工业净产值的增长率。
三、调整工业结构,大力发展能源和原料工业,努力减少在这方面对外国的依赖。
四、进一步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减少不必要的机器设备进口。凡自己国内能生产的,就绝不再进口。同时,尽力实行补偿贸易,只从那些购买罗机器设备的国家进口机器设备。政府鼓励减少外债,争取在若干年之后不再向国外借款。
五、进一步贯彻财政新体制,落实各项经济政策,以调动各个方面和各部门的积极性。在工业方面,颁布了小工业法,鼓励各地兴办小水电、小矿场、小型农产品加工厂,允许个体劳动者从事小工业和手工业劳动。在农业方面,从中央和县派干部专家充实农业生产第一线;进一步推广包产责任制,放宽对城乡居民饲养大牲畜的限制;号召机关、企业、个人利用各种空闲土地种植蔬菜和水果,从1981年起提高农畜产品的收购价格,鼓励农民向国家出售更多的畜产品。
齐奥塞斯库总统指出,采取上述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已经取得的成就和胜利”。实现这些措施,必然会促进罗马尼亚整个国民经济更加健康地向前发展。(附图片)
罗马尼亚“12月30日”国营农业企业的三千六百平方米的太阳能板已向本企业提供热水。
新华社记者 郑纪元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