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日本粽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6-22
第7版()
专栏:异国风情

日本粽子
祁庆富
端午节吃粽子这种食俗,早就从中国传到了日本。在日本一些古代文献中,就有关于粽子的记载。
公元九世纪末醍醐天皇昌泰年间(相当于中国唐昭宗时期)成书的《新撰字镜》,就有关于粽子的记载。其后,《和名类聚钞》、《伊势物语》等书也都有关于粽子的内容。醍醐天皇延喜年间敕撰的《古今和歌集》中,还有咏颂粽子的诗歌。
古代日本称粽子为“茅卷”,其作法是,先把糯米或粘米放在灰汁中浸泡,然后用笹叶(一种矮竹)或菰叶包裹蒸成。室町时代的粽子是用糯米和粳米粉,按四比六的比例掺合做成,粽子做好后,要放到槴子汁水中染成黄色。
到了江户时代(公元1603—1867年),粽子种类繁多起来,比较有名的是御所粽、道喜粽、葛粽、饴粽、朝比奈粽等。御所粽原是宫廷食用的粽子,使用上新米粉,揉搓适度,放到笼屉上蒸,然后揉合成长三角形,用菰叶或笹叶裹好,再一次放进笼屉中蒸,蘸砂糖与豆粉混成的佐料食用。道喜粽又称“肉裹茅卷”。葛粽是采用葛粉或淀粉制成,其风味别具一格。饴粽使用稻草包成,蒸后剥掉稻草,糯米呈黄白色,如饴糖,味道香美。朝比奈粽主要是利用灰汁水蒸成,其颜色黄里透红,如透明的琥珀一样惹人喜爱。
此外还有蔺粽、秆粽等。(附图片)
清代粽子(左)和日本菰粽(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