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发展养蜂 促进农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7-09
第3版()
专栏:科技工作者对发展多种经营的建议

发展养蜂 促进农业
中国养蜂学会理事长 马德风
发展养蜂既不消耗粮食,又不占用耕地,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农村副业。如在森林或草原上,二三亩地就可以放养一群蜂,一年可产六七十斤蜜,等于额外收入五六十元。一个养蜂专业人员可以放养几十群蜂,每年所获蜂产品的价值一般都在两千元以上,有的甚至一万多元。此外,养蜂带给农、林、牧业的好处,远远超过蜂产品的价值。世界上一些农业先进的国家已经将蜜蜂授粉发展为一项专业。据统计,经过蜜蜂授粉的果树,一般能增产30—50%;油菜增产37%,出油率提高10%;棉花增产10%以上;向日葵的产量可以提高30—64%。
我国辽宁省旅大地区,有的地方有养万群蜂增产万吨苹果的经验。蜜蜂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如此之大,在国外博得“农业之翼”的美称。
我国养蜂历史悠久。建国以来,在周总理、朱德委员长等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养蜂事业发展较快。目前全国有蜜蜂500万群,为解放初的十倍。蜂蜜收购量也由一千多万斤增加到二亿多斤,由自给不足到可以大量出口。我国土地面积广阔,蜜源植物丰富,所以发展我国养蜂事业的潜力仍然很大。为了进一步发展养蜂,当前还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提高养蜂技术,改善经营管理。
养蜂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实践证明由于养蜂技术水平高低不同,蜂蜜产量可以相差好几倍。目前我国各地蜂种混杂,不少蜂种品质低劣,产蜜量少。为此要大力推广良种蜂和杂种优势的利用,还要推广养强群、多产蜜的经验。近年来我国的养蜂技术有了较大发展,如输送卵虫法繁殖蜂王等新技术,为加快我国养蜂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建议各地认真抓好养蜂人员的技术培训,让他们尽快把新的养蜂技术广泛应用到生产中去。
二、要认真实行优质优价的收购政策,提高商品蜜的质量。
近年来由于没有认真贯彻“按质论价,优质优价”的原则,商业部门收购了不少没有成熟的蜂蜜,达不到出口要求,加工后销售又提高了成本,本来很受群众欢迎的商品成了滞销货。当前提高蜂蜜质量的关键是商业收购部门要加强蜂蜜的收购检验,认真实行“按质论价,优质优价”的原则,用价格政策去调动蜂蜜生产者交售成熟蜜、优质蜜的积极性。此外,还要提倡取单花种蜜、改善包装储运条件,防止器皿污染。
三、还要大力宣传养蜂的好处。
鉴于前述蜜蜂授粉给农作物带来的好处,有些国家已经规定,凡是需要授粉的作物,都要保证有足够的蜂群帮助授粉。为此,许多农业单位与蜂场签订合同,给授粉的蜂队以一定的报酬。但是用蜜蜂传粉作为夺高产这一农业措施,在国内还远没有被人们认识,以致有些地方的农业领导部门,还担心蜜蜂会吃掉农作物的花,引起减产,竟下发文件禁止放蜂。这样的错误不应当再犯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