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战友情深——广西法卡山战地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7-10
第4版()
专栏:通讯

战友情深
——广西法卡山战地纪实
在法卡山战地,我们每天都为边防战士之间那种真挚、深厚的战斗情谊所激动。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他们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不惜用生命和鲜血保护战友,以钢铁般的坚强团结赢得了抗击越军进犯的一次又一次胜利。
(一)
5月16日,接连遭到惨败的越军,以一个团的兵力又向我法卡山阵地发起进攻,把数千发炮弹倾泻在法卡山阵地上。五连连长邱谭安带领战士正在浴血奋战,突然左腿连中两弹,鲜血染红了草绿色军裤。多么需要急救包扎啊!可他身上的两个急救包早已给负伤的战士用了。就在这时,四班长余棉才从身上掏出自己的急救包,交给另一个战士,叫他迅速给连长包扎。每个战士身上配备的两个急救包,是负伤时自我急救用的,给了别人是意味着自己要多担一分危险。这个道理余棉才完全清楚。可他一心想的是战友的安全。
邱连长的伤口包扎好后,又继续指挥战斗。余棉才带领战士叶寿青如猛虎一样扑向敌人。就在这时,一发炮弹从他们头顶上落下来,弹片击伤了余棉才的头部、胸部和手、脚,他倒了下去。他发现小叶也被弹片击伤,头部、左手和右腿都在流血,便忍受着疼痛,艰难地爬到小叶身边,要替小叶包扎。叶寿青见班长满身鲜血,赶快掏出急救包要替他包扎。余棉才却对小叶说:“你三处负伤,我先给你包扎。”小叶坚持说:“你是班长,担子比我重,应当先给你包扎。”余棉才看小叶不肯包扎,就命令说:“我是班长,我命令你先包扎。”小叶只好服从了。余棉才拿过小叶的两个急救包迅速把小叶两处伤口包扎好,接着又打开自己仅存的一个急救包,准备给小叶包扎第三处伤口。小叶一看急了,忙说:“班长,你的血还在往下流啊,留下这个给你包扎吧!”余棉才坚定地说:“你年纪小,不能流血过多,一定得把血止住才行!”不容小叶争辩,余棉才把小叶的第三处伤口包扎好了。
小叶的血止住了,而余棉才的鲜血却不停地往下流,他刚把小叶的伤口包扎完,就昏倒在阵地上。
余棉才光荣牺牲了。叶寿青擦干眼泪,带着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更加狠狠地打击敌人,一直坚守到最后胜利。
(二)
5月10日下午一点钟,越军炮击我法卡山三号阵地。当时,某部六班和兄弟部队高射机枪班共同守卫在这个阵地上,并肩保卫祖国的领土。
敌人的一发重型炮弹打来,把高机班的隐蔽部炸塌了,七个战士全被埋在泥土里。敌人的炮弹还在阵地上不停地落,弹片横飞。可是,为了抢救高机班的战友,六班战士一个个跃出防炮洞,冒着敌人的炮火爬到被炸塌的高机班隐蔽部前,用两只手拚命地挖土、抠石头。他们的手指被尖利的石块扎破了,鲜血渗进泥土中,还是不停地挖呀挖,一心想的是把战友早点救出来。战士韦望志,十个手指血肉模糊了,痛得豆大的汗珠往下滚。他知道,时间就是战友的生命,继续不停地把双手用力插进泥土中,大把大把地往外掏土。敌人炮弹炸起的弹片在他头上呼啸,他全然不顾。
高机班班长彭新球被救出来了。他看到敌人炮火那么猛烈,全身暴露的六班战士非常危险,着急地说:“同志,快不要挖了,你们太危险了!”韦望志说:“宁肯牺牲自己,也要把你们救出来!”在六班战友的奋力抢救下,高机班的战士全都脱险了,两个班又并肩守卫在阵地上。
(三)
敌人的炮火封住我通往法卡山的道路。坚守在前面高地上的副班长谭永康和新战士邓伯文、徐新军,已经两天没有吃上东西了,特别是天气炎热,口渴得难熬,爱出汗的谭永康昏了过去。水,在此时此刻就意味着生命和战斗力。邓伯文毅然冒着敌人炮火,爬回主阵地找水。这时,主阵地的战友也在同干渴作斗争,大家一听谭永康渴得昏了过去,立即解下了水壶,把仅存的一点水凑起半小壶,交给了邓伯文。小邓对着谭永康的嘴,把半壶水一滴滴灌进去。谭永康紧闭的双眼睁开了,而这时,邓伯文却干渴得倒了下去。
在法卡山阵地传颂着20个面包的故事。坚守在四号阵地的同志们已经两天一夜没有吃到东西了。这天,炊事班想方设法往阵地上送饭,可走到半路饭菜就被敌人的炮弹炸掉了,只捡回20个面包。炊事班的同志又冒着生命危险把20个面包送到了四号阵地。排长艾日辉接过面包,首先想到的是并肩战斗的二机炮连同志,叫战士把面包给送了过去,可二机炮连的战士摸了摸烤得焦黄的面包,谁也没吃一口,原封不动地给二排送了回来,说:“步兵在前面冲锋陷阵,体力消耗大。更需要。”
二排长艾日辉把面包分给全排,可是20个面包在全排战士手中转了一圈,没有一个人吃一口,又原封不动地转回到艾日辉手里,大家说:“留给最需要的同志吧!”艾排长只好拿出小刀,把面包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包括二机炮连的战士在内,给每人分了一块。而他自己和其他五个党员所分的一份,却悄悄送给了伤员。
新华社通讯员 杨凡 张跃明
新华社记者 冯英龙 郑国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