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主要矛盾的转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7-28
第5版()
专栏:

主要矛盾的转变
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要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地转变的。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在全国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1952年,党中央按照毛泽东同志的建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9月,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随着国内主要矛盾的转变而需要改变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这是客观的需要。列宁说:“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随着剥夺剥夺者及镇压他们反抗的任务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并且为此)就要有更高形式的劳动组织。”(《列宁选集》第3卷第509页)
正因为这样,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能够稳定地有系统地进行这个转变。
在1957年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以后,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观点。在1962年9月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把社会主义社会中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并且发展了上述观点,进一步断言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和企图复辟,并成为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这些论点和后来毛泽东同志陆续提出的一些论点,发展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不过,这些错误当时还没有达到支配全局的程度,由于全党和全国人民贯彻执行调整经济的方针,社会主义建设还是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从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长达十年之久,完全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心任务必须转变的理论,竟然提出了反对所谓“唯生产力论”这样一种违反历史唯物主义的荒谬论点,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和以前的左倾错误,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我们过去所犯的错误,归根到底,就是没有坚定不移地实现这个战略转移。实践也完全证明了: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马克思主义的论点是正确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