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认真解决生产中的新问题 迁西县“小秋收”产销两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9-17
第2版()
专栏:

认真解决生产中的新问题
迁西县“小秋收”产销两旺
本报讯 通讯员刘永江报道:河北省迁西县认真解决“小秋收”生产中的新问题,保证丰产丰收。到8月下旬,全县“小秋收”总产值达100多万元。
迁西县位于燕山深处,野生资源十分丰富,全县“小秋收”生产项目多达400种。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一是一部分“小秋收”产品销路少,农民的积极性受到挫伤。二是有的销路畅通的“小秋收”作物出现了社员抢采的现象,甚至没等成熟就带青抢收,造成资源损失。
中共迁西县委、县政府认真研究了这些问题,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为了给一部分“小秋收”产品打开销路,这个县采取自产自销的办法。例如全县今年可采集山青草600多万斤,商业部门收购任务是30万斤,仅占二十分之一。但山青草可做牲畜饲料,县里号召农民大力发展养殖业,不只发展集体饲养,还具体帮助社员家庭搞养骡、养马、养牛、养羊。对于一些可就地加工的“小秋收”产品,县商业部门不怕麻烦,不轻易拒收。野生油料扁莲籽,今年国家不再收购,县商业部门就收购来制做成酱出售,很受群众欢迎。县政府颁发了保护小秋收资源的布告,禁止“抢青”。同时对“小秋收”产品的收购坚持以质定价。全县年产酸枣100万斤,有一些社队没等成熟就开始采收,国家收购部门及时公布了价格,青采的价低,熟采的价高,促进农民采集优质产品。全县有70个酸枣林基地和4万亩荆条基地,集体专门组织了看护人员,一部分社队还结合划分自留山、责任山,把“小秋收”的采集任务一同承包给社员,一定几年不变。采取这些措施,有效地保护了“小秋收”资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