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阅读
  • 0回复

宪法的稳定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2-01
第5版()
专栏:学点宪法知识(十三)

宪法的稳定性
宪法的内容是规定国家生活各方面的根本性问题,是普通法律的立法依据。它的修改不仅涉及国家的各项根本制度,而且涉及一般法律的制定、废除和修改。因此,对宪法的修改必须十分慎重。但是,宪法的稳定性也是相对的。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宪法也必须作相应的修改。现在,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社会将相对地处于一个稳定发展的阶段,人民也希望各方面的制度能够在较长时期里稳定下来。因此,我国未来的新宪法应当反映这一要求。
为了保持我国未来新宪法的相对稳定性,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要力争宪法的内容尽量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宪法规范越能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规律,就越具有稳定性。
(二)宪法的内容应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性、长远性和普遍性问题。那些可以由具体法律去解决的问题,以及那些只具有临时性或个别性的问题,不宜规定在宪法中,以免现实情况稍有变动,又要修改宪法。
(三)宪法的内容应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宪法规范的持久性。
(四)要做到正确的内容与完美的形式相结合。从体系安排、逻辑结构、概念运用到文字表达,都要力求准确、严谨、显明。
(五)宪法修改的方式,可以采取制定新宪法和通过宪法修正案相结合。我国过去对宪法的修改,一直采用另外制定一部新宪法的方式。五届人大第二次和第三次会议,才开始采用宪法修正案的方式对个别条文进行修改。实践证明,这样做效果很好。在这次对现行宪法进行全面修改以后,我们可以较多地采用宪法修正案的方式。
(李步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