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阅读
  • 0回复

办群众所喜爱的冬学——太行冬学转变形式主义作风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6-12-20
第2版()
专栏:

  办群众所喜爱的冬学
——太行冬学转变形式主义作风经验
本报研究所
冬学运动在太行,曾经有过这样的情况:由于领导上摆脱不开形式主义与教条主义的束缚,办冬学无论对干部对群众都成了包袱。黎城一个抗属说:“政府啥也好,能优待咱不上冬学才更好呢!”群众把冬学当成支差了。一九四三年冬学提出了深入时事教育,打破变天思想的任务,领导上总结了过去填鸭式教育失败经验,在亲自动手的摸索中,才发现了用群众性的反省讨论方法很有劲。群众中有变天思想,但谁也不敢正面说,以想想过去,比比现在做题目用漫谈方法,群众很自然的就想到过去自己所受的痛苦与今天的好处,过去八路军力量小今天力量大的问题。有的就更进一步的扯出自己听什么人说过要变天的话,大家谈得多了,特务面目就完全暴露了。还有些已参加了特务组织在这种情况下得到教育而自动坦白。涉县河南店冬学里在群众初步认清了敌我力量的对比后,开展了良心运动,很多人说出人良心话。一向很落后的农民,说出自己交公粮不应掺沙的良心话。从而启发了很多人都检查出不爱护军队、做军鞋故意做不结实等缺点。赵庄冬学解释政府负担政策,让群众大胆提出疑问,展开讨论,结果不仅推动了负担工作,而且在群众懂得多种地不一定多出负担的道理后,提高了生产积极性,马上村里的地价就提高了。在这种情况下,另一种教条主义教学方法缺点更加明显:黎城麦仓村义务教员,曾给群众讲过七次正统思想,二次变天思想,但讨论时大家都不发言。言必称八路军力量大。死不能接近群众思想,不引导群众发言的办法明显失败了。太行新华日报曾有力的对比两种方法,起了不小的推动作用,很多村庄,依据报纸,检查了自己的冬学。
四四年冬季查减,平顺各村冬学都展开了诉苦,从诉苦中认识什么是剥削,从而讨论到该交租不该交租等问题,群众参加思想运动的热情极高,群众说:这是几辈子也没弄清楚的道理,一定要弄清楚,父子、夫妻过了冬学回到家里还在争论。一个人懂得了道理后逢人就讲。这就更加证明了从群众自己切身的经验,启发群众教育群众的办法正确。四五年这个办法传到了新区,长治战役前后,该地群众变天思想很利害,八路军呆住,××村在冬学讨论中有人讲出自己过去被敌人抓去扫荡根据地,后来被民兵打回来的故事,大家就相信了:只要组织武装就不怕变天。
许多地方的模范义务教员总结这种教学方法叫做“摸心思”。就是说要从群众的思想出发教育群众,这里很重要的一个办法是运用积极分子,经过积极分子讲出自己的心思,就可以推动大家。有些地方不通过摸心思而机械搬运想想过去比比现在的题目,硬让群众反省,结果也碰了壁。
改变强迫入学,坚持自愿入学的冬学领导方法上,起初也行不通。很多干部固执非强迫不能办冬学的教训,认为“自愿”根本办不到。涉县模范义务教员范青山,坚决试行自愿入学的方针,他先把冬学改变办法,要自愿的风声传出去让群众嚷嚷,然后个别动员,并在大会上号召,结果报名的六七十人。他就这样开课了,按群众的需要编组——识字、学算盘、爱学啥参加啥,而且为了省时间,随来随教。在思想教育上采取摸心思办法,如要进行拥军反省,知道群众不敢说对军队的坏处,就自己先说,群众也就说开了。后来又发现群众怕记(一位工作员写记录)不敢说,马上就作了解释,结果反省得很好。因为采取了这些办法,人数增加到三百八十人。一处冬学放不下了,开了四处。
综合四四年太行各地在运用自愿入学的方针上有以下的办法:(一)开展一个群众性的总结运动,让大家都知道过去冬学的强迫办法不对。(二)按群众的需要自愿结合小组,随来随教,不要过分拖时间。(三)教学方法灵活,开展群众性的思想反省,用群众自己经验教育自己。(四)适当解决群众困难:如群众想生产又想学习,就要替他解决怎样在生产中学习,婆媳不和影响学习,就要帮他调解,否则往往一二人学习不安会影响大家,而他们的转变往往更有力的推动大家的热劲。总之深入群众,按群众的需要提高群众很重要。
从四三年以来,太行很多地区冬学不仅不是累赘,而且成了推动各种工作的火车头,查减、拥军、反特……那一样离开了冬学的思想教育都做不好。左权麻田曾经是模范村,查减工作怎样查也发现不了问题,冬学中反变天思想,村干部竟反省出自己租地,因怕变天未彻底减租。其他类似的例子还很多。
所有这些材料,我们的目的在于说明一个方法,就是说要办一个群众所喜爱的冬学,必需是自愿入学,按群众需要组织学习,连系群众思想提高群众觉悟。教条主义的填鸭方法,必须坚决抛弃。这样的冬学在推动实际工作上将会发挥重大作用不应该自己背上形式主义包袱反过来倒轻视他的价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