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经济计划与经济管理的新工具——《经济控制论导论》简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1-18
第5版()
专栏:

经济计划与经济管理的新工具
——《经济控制论导论》简介
高宏凡
奥斯卡·兰格所著《经济控制论导论》于1965年问世。最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该书中译本,是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本经济控制论著作。
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对经济控制的专门研究不过是近二十年的事。作者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控制生产技术的某种装置不断代替人的操纵;这种装置广泛应用的结果,引起对它的功能作出精确数学分析的需要。于是形成自动控制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产生了电子计算机的精巧设计。而杰出的数学家维纳发现,电子计算机功能与生命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维纳还证明技术设备的调节原理与生物的自我调节原理是一样的,可用同一方法和同一数学理论加以描述。这样就使自动化理论大大发展,导致了控制论的诞生。控制论着重研究技术系统和生物系统的调节和控制问题。而经济控制论,则是将控制论的一般理论和方法进一步应用于经济分析的产物。
本书根据兰格在大学授课时的讲稿整理修改而成。其中有不少生动事例,深入浅出地阐述控制论基本原理。的确,象如何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好收益,如何选取最优规划,这些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课题,经济控制论都企图对它们的解决有所助益。正如作者所说,它“为合理地控制经济过程提供了新的见解,并提供了一种有效地计划和管理国民经济及其各部门的新工具”(第9页)。
兰格认为,经济控制论的运用,在资本主义社会受到极大局限,因为那里经济过程的自发性使社会有意识的调节和控制受到抵制;而社会主义社会则要求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即实行有计划的调节和控制,因此,“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控制论作为一种管理经济过程的科学的基本工具有着巨大的潜力”。(第161页)他深信,经济控制论的运用,会促进社会主义经济计划与管理工作的完善。
控制论要求从信息着手,从诸因素相互联结的因果关系着眼,用系统的、全面的、变化的观点进行考察;在控制与自我控制的关系方面强调自我控制,即强调内因的重要性,等等。这其实已经触及经济控制论的哲学思想,可惜书中没有来得及就此展开议论。
全书从控制论的基本公式出发,对社会再生产过程所作的描述,对控制过程的动态模型所作的解释,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理论所作的分析,都以其逻辑的严密和文字的简练而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力。译文也相当流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