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阅读
  • 0回复

略论我国节能的症结和前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2-01
第5版()
专栏:

略论我国节能的症结和前景
杨志荣 胥俊章 朱斌 黄志杰
两年来,我国在节能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万元产值计算的能源消耗有了明显的减少,部分主要产品的单位能源消耗也降低了。实践证明,节能不仅是近期解决我国能源紧张问题的最有效办法,而且在八十年代和更长的时期内,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当前节能的重点是加强管理
从我国和世界的情况来看,节能潜力的发掘主要通过如下三个方面:一、加强管理,合理使用能源;二、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三、调整经济结构,减少能源的耗费。以往我国节能的成效主要是依靠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至今我们在科学管理方面的工作还做得不够,技术改造则刚刚起步,经济结构的调整也还有许多工作要继续去做。
我国长期以来对能源的生产和耗费的管理一直重视不够,缺乏科学的制度和方法,加上技术水平低,这就使得我们在管理方面的节能任务和潜力特别大。加强能源的科学管理,挖掘能源潜力,不但完全符合我国国情,而且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少的投资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需要十分重视节能的基础工作。比如广泛地做好能量平衡,建立能量的计量测试手段,以及制定耗能定额,等等。这些工作是能源管理的重要内容。目前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非常薄弱,已经成为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严重障碍。做好这些工作,可以使节能有一个可靠的科学基础,从而使我国的节能工作向前迈进一大步。
用经济手段来推进节能,是当前加强管理的重要内容。七十年代初期以来,世界各国为了推动节能,使用了一些经济手段,如税收、奖惩、贷款、价格等等。其中,能源价格的调整,受到广泛的重视。能源价格不但对能源的总耗费量和各种能源的分配比例,有强烈的影响,而且直接影响着消费者对能源的选择与使用,直接影响着节能的效果。我国目前能源价格偏低,这对节能是不利的。比如,在某些企业和部门,能源在其生产成本中仅占百分之几,节约能源对成本核算影响不大,从而妨碍了企业节能管理的改进。适当提高能源价格,使能源费用在生产成本中的比例升高,可以使工厂企业重视节约能源,使节能项目有利可图,也可以使原来亏本的能源生产部门转亏为盈。
节能的技术改造势在必行
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单位产品能耗高,最重要的原因是设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我国大部分技术设备,未能及时更新,处于六十年代以前的水平。因此,通过技术改造以求节能,是大有希望的。从长期预测来看,节能大部分潜力是可以通过技术改造来发掘的;近期来看,对节能潜力的进一步发掘,技术改造和加强管理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对现有企业耗能设备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既要积极进行,又不能操之过急。要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前几年,我们在开展以节能为中心的技术改造方面,已经收到了一些成效,积累了不少经验。对于那些比较简便易行又不需要花大钱的技术改造项目,在证实了它们的节能效果比较好后,应该及早实施起来。比如,加强绝热保温,蒸气分级多次利用,高温余热和可燃废气回收利用。这些方面的技术改造,在近期应该受到重视。至于那些虽有显著节能效果但需要很大投资的技术改造项目,如中低压发电机组的全面更新、热电合供的大规模铺开等,要及早做出规划,在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分期分批加以实施,有些则需要在远一点的时间内安排。
在技术改造中,要同时注意能量转换设备和耗能设备两个方面。过去,我们比较重视前者,对后者注意不够。比如,前几年重视了低效率锅炉的改造,但是大量使用蒸气的设备的效率更低,这些设备在企业中依然如故,继续浪费着大量的能源。我国耗能设备在生产和生活中数量很大,而且能量利用效率都相当低。这些设备,如水泵、风机、汽车、蒸气机车、拖拉机等等,都可以通过技术改造,来求得很大的节能效果。
企业的技术改造,应该把节能效果做为一项重要的标准。对耗能设备的生产部门来说,要严格控制高耗能设备的生产和销售,同时对低耗能设备要积极推广。对耗能设备的使用部门来说,则要严格规定产品的耗能定额,设备改造和工艺改革必须达到先进的耗能指标。只有这样,才能把我国比较落后的装备和技术,逐步转移到现代化的基础上来。
继续推行经济结构的改革
建国三十多年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由于轻重工业的比例不合理,过分强调重工业的发展,多消耗了能源,逐步形成了一个耗能多的工业结构。从能源消耗的情况看,每万元工业产值约消耗标准煤8.3吨,其中轻工业2.8吨,重工业12.5吨。重工业能源消耗是轻工业的4.5倍。1980年以后,对工业结构的改革收到了成效,轻工业比重有了上升,能源消耗显著下降。但是,一般地说,一个国家的工业结构的比例不能单纯从能源角度来考虑。特别是象我们这样一个大国,要有一个完整的比例适当的工业体系,方能确保经济的独立自主。因此,从节能的角度来看,今后若干年内,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耗能型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改革上。
耗能型企业结构的改革,是指耗能多的大、中、小型企业的调整。一般说来,大企业的产品单位能源消耗比中、小企业低。我国耗能多的中、小型企业数量很大,对它们要进行具体分析。有些小企业,如小煤窑、小水电站,对缓和地方和农村能源需要起了积极作用,今后要因地制宜进一步发展。有些小企业,如小钢铁厂、小化肥厂、小水泥厂、小铝厂等,由于能耗极高,给我国能源带来沉重负担,是有名的“油老虎”、“煤老虎”。比如,小化肥厂的能耗是大化肥厂的两倍多,中、小型钢铁厂能耗高出重点钢铁企业的二到三倍。因此,对单位产品能耗高、质量差、经济亏损大的中、小型企业,要逐步实行调整和技术改造,有些则需要关停并转。
产品结构的改革,同样具有很大的节能潜力。不同的产品对能源的需要量差别很大。一般说来,能耗量的大小与产品的加工程度有关。加工程度越高,单位产值能耗越低。例如,生铁万元产值的能耗量为1的话,钢不到0.7,钢材只有0.5多一点。因此,在具有相同使用价值的情况下,用耗能少的产品取代耗能多的产品,是节能的一条重要途径。
我国节能具有广阔前景
对于节能的潜力,由于因素复杂,难以作出准确的推算;但是,无论从理论上的计算,或者从实际情况的估计,我国节能潜力无疑是很大的。低估的看法是不对的。
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是30%左右,比工业发达国家要低得多。如果在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每年平均提高0.5%,1985年提高到32.5%,那么1985年可以比1980年节能5,000万吨标准煤。以我国几种主要耗能设备,如工业锅炉、水泵、电动机、汽车等,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普遍的问题是效率低、耗能高。以工业锅炉为例,如果把它的效率从目前的55%提高到国外一般水平的75%,那么一年就可以节约标准煤3,000万吨以上。以单位国民收入消耗的能源这一综合性的指标来衡量,1978年到1980年,我国亿元国民收入消耗的能源虽然逐年下降,但1980年比1965年仍然高出21.5%。这就是说,如果经过若干年的努力,达到1965年的水平,节能潜力就是一亿吨标准煤。
总的说来,我国节能还处在初始阶段,管理方面的潜力正待发掘,以节能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刚刚开始,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改革也待安排,此外,民用方面的节能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只要我们正视节能中的问题,依靠政策和科学,一定可以提高我国能源的利用效率,进一步降低产品的单位能耗,把节能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