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打开宝岛的“金钥匙”在哪里?——关于海南岛开发建设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2-02
第2版()
专栏:

打开宝岛的“金钥匙”在哪里?
——关于海南岛开发建设的调查
有着3.3万多平方公里面积的海南岛,是我国发展热带种植业、养殖业和热带经济作物的一个宝岛。党的三中全会以后,海南岛540万人民要求更快的富裕起来,让宝岛在四化建设中象“明珠”一样闪闪发光。怎样实现这个目标?打开宝岛富裕之门的“金钥匙”究竟在哪里?
不久前,记者随同国家科委、农委和科协组织的多学科综合科学考察队来到海南岛,对这个问题作了初步的调查。
认真记取“两个失调”的教训
沿着环岛四通八达的公路,我们深入五指山区、胶林椰寨、集镇码头,到处可以听到和见到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宝岛开发建设取得的巨大成绩。然而,由于长期“左”的思想的干扰和影响,前进中的经验教训也颇多颇深。目前海南岛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生态平衡失调,经济平衡也失调。
海南岛的生态平衡失调,已经成为近年来许多科学工作者呼吁的迫切问题。过去海南岛被称为“雨量充沛”的地方,现在雨量减少,水源减少,干旱在一些地区相当严重;岛上的水土流失日益加剧,水利效益下降;许多生物资源受到破坏,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的场所大大缩小,一些珍贵的野生动物和害虫的天敌濒临灭绝。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森林植被遭受大面积的严重破坏。1956年的调查资料,全岛有热带天然林1,295万亩,现在仅剩496万亩,天然林的覆盖率从25.7%下降到9%。此外,人工林也遭到严重破坏。有关部门反映,近几年全岛的公路林大约有400多公里被砍光,国营岛西林场的6万亩木黄麻被偷砍75%,全岛最大的松涛水库,库区里原有水源林143万亩,现仅剩下38万亩,森林覆盖率从66.2%下降到17.7%。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委的同志说,五指山区过去是森林茂密的热带雨林区,现在许多地方已变成灌木区。
海南岛的森林资源遭受严重的破坏,有目可睹。但是,对于这种破坏所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至今认识上没有统一,还在争论。因此,目前海南岛破坏森林的现象并没有制止,生态失调的问题正在日益加剧。如果对此不能采取有力的解决措施,终有一日海南岛会沦为荒漠,这样的事在世界上并非没有先例。
“左”的思想的干扰和影响,不仅对海南岛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合理,而且造成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出现严重失调。许多调查材料表明,国家对海南岛的投资,从七十年代以后,都是按着重、农、轻的次序安排的。不仅如此,在农业投资中,农垦系统的投资比例很大,而林、牧、渔业等投资很少,使全岛的农业经济形成农垦较富,社队较穷的悬殊状态。从农业的内部结构看,1979年全岛农业总产值(不包括国营农场)为5.25亿元,其中林业产值占1.93%,牧业占10.43%,副业占9.88%,渔业占3.37%。这种不合理的结构造成社队经济收入低,社员生活贫困。1980年全区农村人均分配69.9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95元,比广东省平均低35元。地处五指山区的近70万黎、苗族同胞,生活水平更低。
事实说明,过去海南岛农、林、胶的发展都是“单打一”的经营,农业只抓粮食,林业只抓采伐,国营农场只抓种橡胶,结果造成“两个失调”,这个教训是深刻的。今天,海南岛的开发建设面临一个“转向”的问题,“转向”的目的就是要实行“两个平衡”:生态平衡,经济发展平衡。
尽快把自然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具有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的得天独厚的潜力和优势。尽快把这种自然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就是打开宝岛富裕之门的“金钥匙”。
在海南岛的琼海县,县委书记陈玉益谈到:“要使海南岛尽快富起来,必须正确处理450万(全岛农村人口数)和90万(国营农场职工数)的关系。”海南岛是我国发展以橡胶为主的热带作物的基地。橡胶是“摇钱树”,但是,过去主要是靠国营农场一条腿走路,社队和农民手中很少。今后,海南岛仍然要大力发展橡胶等热带作物,从指导方针和生产布局上,应坚持国营、民营两条腿走路,要多考虑社队和农民这一头。很多人提出,可否采取国社联营、利润分成的办法植胶,国营农场多从种苗、工具和技术上予以扶持和指导?这样做,社队的橡胶生产会很快发展起来,收入也会增加。
海南岛四面环海,渔业发展前途广阔。目前,这方面的优势不仅没有发挥出来,而且近海水产资源受到破坏。许多专家认为,今后海南岛渔业生产的重点,应当从过去单一抓近海捕捞,转向以近海养殖为主,国家可适当多给些投资。
海南岛的森林再生能力是很强的。尽管现在破坏很严重,但恢复起来也不难。只要从“大家砍树”变成“大家种树、护树”,情况会很快好转起来。社队林场要大力发展,国营林场可以与社队联合保护、联合发展、联合经营林业。现在农民手中没有山林权,积极性受到挫伤。
当然,调动450万人民的积极性去发展生产,不能只靠国家的支持,关键是靠自己的努力,靠政策,靠科学,靠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党的三中全会以后,海南岛一些县由穷变富,他们的经验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东方县是广东省出名的“三靠县”,近年来发生很大变化。1981年早造粮食总产达到3,900多万斤,比1980年同期总产增长97%。花生总产330万斤,增长42%。蔗糖历史上最高产量是1.3万吨,去年达到5万吨。全县定植橡胶3,900亩,超过解放以来全县植胶的总和。畜牧业发展也很快,有的公社一年增加耕牛1,000多头,户养最多的八九头。去年仅粮食、花生、甘蔗的收入,全县人均分配可达80元以上,比1979年人均32元增加一倍多。
“东方为什么亮了?”县委负责同志回答:两个字,一个是“调”,一个是“包”。“调”,就是调整农业内部不合理的结构,把过去“单打一”的经营,改为一手抓粮食,一手抓多种经营。粮食面积减少了,在提高单产上下功夫。过去,甘蔗的种植被撵上山、撵上坡,现在把它请下山请下坡,在田里安家落户,加强管理,结果大丰收。“包”,就是普遍实行大包干的生产责任制,解决过去集体经济内部吃“大锅饭”,损失浪费大,劳动效率低的问题。
去年海南岛全区农业生产全面丰收,人均分配比1980年显著增加,社员存款大幅度提高。干部和群众反映:“不怕暂时穷,就怕再折腾。”只要方针、政策对头,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加速海南岛的开发建设,大有希望。
领导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海南岛开发建设中,农、林、胶的矛盾,国营厂矿与社队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近年来更为突出。造成这些矛盾的原因之一,是领导体制上的弊端太多。目前,海南岛的行政和经济体制大致划分为五大块:中央和省属企业一块,农垦系统一块,黎族苗族自治州一块,汉区一块,海口市一块。中央和省属企业又分属不同系统的条条管理,如国营农场属农垦部管,石碌铁矿属冶金部管,三大盐场、三大港口、三大林场又各由省里归口领导,纵向的关系多,横向的关系少。遇到矛盾,往往互相扯皮,难予协调。如何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组织一个统一的适当集中的管理体制,加强领导,是海南岛加速开发建设的关键。否则,正确的方针、政策,合理的开发设计方案,也无法迅速奏效。海南的干部和群众普遍反映,要减少条条的垂直领导,精简块块上的重叠机构,提高办事效率。比如,大家议论,是否可以将海南行政区和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的党委和行署分别合并,改变目前各自分管的状况?中央和省属的部分企业,从有利于海南岛富裕起来这个大局出发,是否可以适当下放给地方,或把上交利润的较多部分留给地方?为了解决条块之间,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矛盾,可否采取经济立法的办法,进行协调?这些问题,有待于深入调查,妥善解决。
本报记者 欧庆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