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5阅读
  • 0回复

和睦家庭的操心人——记亳县位岗公社位岗大队社员赵兰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2-10
第3版()
专栏:

和睦家庭的操心人
——记亳县位岗公社位岗大队社员赵兰英
在安徽省亳县位岗公社位岗大队,有一个由四代人组成的家庭。二十九年来,他们没因家务闹过一次气,没和亲友邻居吵过一次嘴,被地、县评为“五好家庭”。熟悉他们的人说:“这个家能过好,多亏了勤劳贤惠的赵兰英啊”!
四十八岁的赵兰英是大队党支书孟昭然的续妻。赵兰英的婆婆,是孟昭然的继母。三大伯孟广勤老人,也和他们在一起生活。1952年,赵兰英嫁到孟家时,老孟还担心新娘子嫌弃三大伯。但心地善良的赵兰英却说:“他不是咱爹,可是咱大爷,退一步说,就是一位老邻居,咱做小辈的也该捧点热汤热水。”如今老人已八十五岁高龄了,仍衣着干净,身体健康。村里人都说孟老汉“有福气”。
俗话说:“幼年怕丧父,晚年怕丧子,中年怕丧妻。”自从她来到孟庄,对丈夫生活上体贴,工作上支持,使孟昭然很快摆脱了中年丧妻的苦恼,把本大队的工作搞得很有起色。赵兰英常说:“家里的事你甭管,只要把大队那摊子管好就行了。”
刚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时,为了支持丈夫开展工作,赵兰英毛遂自荐,担任了全大队第一个作业组长。无论干啥活,都抢在别人前面,受到了全组的尊重和赞扬。
赵兰英嫁到孟家时,孟昭然前妻的孩子献民已经五岁了。她看到小献民经常敲敲打打、对打击乐很感兴趣,就到处拜师傅,请人专门教孩子学打鼓。慈母的关怀,成了小献民刻苦练习的动力,他后来成了县梆子剧团里一名出色的司鼓手。
献民结婚后,他的3个女儿,都是由赵兰英拉扯大的。
赵兰英二十九年如一日,把这个11口之家操持得很好。社员们赞扬她是胸怀宽阔、情操高尚的“好当家人”。
孙剑云 吕启善 李景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