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退而不休 多做贡献——记退休水产专家孙锡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3-02
第3版()
专栏:

退而不休 多做贡献
——记退休水产专家孙锡麟
春节前后,一向少鱼的壮乡扶绥县有了大批鲜鱼上市。有人举着活蹦乱跳的鲜鱼,高兴地说:“这是孙老给我们送来的!”孙老,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学会副理事长、七十六岁的退休水产专家孙锡麟。
壮族人民聚居的扶绥县,池塘、水库很多,水面广阔。但是,当地壮族群众不懂养鱼技术,历来鱼产量不高。一九七九年初,孙锡麟来到这个县,帮助制订发展养鱼规划,举办了一个养鱼技术训练班,选定了四个科学养鱼试验点。孙老不顾年迈体弱,山路崎岖,多次到这些点上进行考察和传授鱼苗孵化和鱼病防治技术,使扶绥县群众吃上了鲜鱼。
孙锡麟退休后比没退休还忙。每天不是到水产部门去讲课,就是到鱼塘、水库作技术指导。晚上回来还要翻资料、写建议、作文章,天天忙到半夜。三年来,孙老写了十四篇发展养鱼的建议书,寄给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南宁市委负责同志曾三次听取他对发展养鱼的意见,并且一起讨论了南宁市养鱼规划。
南湖鱼场有一千三百多亩水面,是南宁市养鱼基地之一。孙老多次和这个场的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工人一起研究养鱼的技术难题,使这个鱼场产量有较大幅度增长。市郊区向阳公社葛麻大队、西郊公园、广西大学等许多有水塘的单位和大王滩水库,经常请孙老去指导养鱼,他总是随叫随到,不厌其烦。一年前,孙锡麟不慎摔伤了腿,住进了医院。他把医院的鱼场工人找到病房来,向他们介绍养鱼的技术,使这个医院的鱼塘产量增加了三分之一。
本报通讯员 刘德胜本报记者 朱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