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科学技术转移和知识流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3-08
第5版()
专栏:科技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专题论坛

科学技术转移和知识流动
曾清 张登义
本报2月12日发表了童大林等同志《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文,欢迎关心这个问题的同志谈谈自己的看法和经验。现在已收到一些同志的来稿,特辟专栏,陆续予以刊登。 ——编者
中央确定的我国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方针,把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放在首位。为了贯彻这条方针,我国正在制定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规划。科学技术转移,正是实现这种协调发展规划的一项带有全局性的战略措施。
科学技术转移可以多种形式进行,大体上有两种类型和五条渠道。一类是科学技术内部的转移,一类是科学技术向生产应用的转移。五条渠道是:从实验室转向生产应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到推广应用于生产);从军用转向民用;从先进地区、部门、行业转向后进地区、部门、行业;从城市转向农村;从国外转向国内。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开始普遍重视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从实验室向生产应用领域转移的渠道,比过去通畅得多了。要进一步疏通科学技术转移的渠道,在继续积极深入进行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需要研究解决几个问题。一是成果评价要实行分类的原则。不能笼统地向应用技术成果要“论文”,向基础理论成果要
“硬件”。可以推广的应用技术成果,一般都要经过鉴定,特别是重大项目要通过国家验收。但对大量的生产技术成果,可否考虑建立一套社会化的鉴定办法,让有关用户直接加以鉴定,省得到处开
“鉴定会”,避免把“同行评议”搞成“外行评议”。二是抓好中间试验环节。不然,科学技术的转移将是一句空话。大量的科研成果,不经放大试验,是难以在生产上直接应用的。这方面要舍得花点钱。三是应该逐步建立和形成科学技术的“社会支持结构”。现代技术,一般已经不仅是一项一项的单一技术,而是包含着配套技术和人、财、物的综合管理在内的一个系统概念。没有技术配套,就谈不上技术转移。四是科学技术成果本身必须“过得硬”。不少科技成果之所以不能推广,常常是因为它们只是一种实验室里的成功结果,到生产应用还有不小的一段距离(包括经过放大试验、完成工程设计、具备必要的资源和工艺条件等)。还有一些科技成果,技术上倒是先进的,但生产上不可行(至少不适应),经济上不合算,社会效果不合理(包括污染严重、破坏生活环境等)。因此,成果“过得硬”,必须综合考虑到技术上先进、生产上可行、经济上合算、社会上合理这四个方面的统一。我们采用国外“适用技术”这一概念并加以特定的解释,其用意就在这里。五是加强科技成果的宣传报道和情报交流工作。搞好技术转移,信息传递十分重要。研究单位不知道哪里需要自己的成果,用户不知道哪里有自己需要的成果,怎能搞好科学技术的转移?
必须指出,科学技术的转移,最重要的是科技能力的转移,科技人才的流动。一些中小城市如湖北的宜昌、襄樊、沙市,江苏的常州,吉林的四平等,近几年得到迅速发展,其中一条基本经验就是爱惜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人尽其才。通过这些人才,传播科学知识,促进科学技术转移,带动经济发展。科学技术需要转移,科技人才需要流动。但是限于我们目前的体制和条件,就全国范围讲,还不宜于提倡人才的“自由流动”。这是一个困难。克服困难的办法之一,我们认为是提倡和实行“定向知识流动”。所谓“定向知识流动”,简单地说,就是在不涉及人员编制、户口迁移的前提下,根据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本单位的需要,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组织有领导地吸收和“借重”外地外单位的科技能力和知识,为本地本单位的科研生产作出贡献。定向知识流动的好处在于,可以择优、择需地组织四面八方的科技力量协作攻关,促进科学技术的转移,弥补当地人才的不足和缺门。
我们认为定向知识流动,目前是可行的。现在我国社会上还存在各种“游离”的智力资源和潜在的科技力量,有待我们去吸收,去重新组织。这些“游离”的智力资源、潜在的科技力量主要表现为:一、现有不少单位的科技人员任务不足;二、现有一部分科技人员用非所学的问题并未完全解决;三、现有科技队伍的结构还不尽合理,在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行业的范围内,专业人员既有“供不应求”的一面,也有“供过于求”的一面;四、有些科技人员特别是中高级科技人员,往往有所谓“第二专长”、“第三专长”;五、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社会上还有一批闲散的科技人员,正在不断成长的一大批自学成材者更是不可低估的力量。
根据一些单位和地区的实践情况,定向知识流动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聘请外地外单位的科技人员在本地的工厂企业、公社农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兼职或当顾问,定期来本地本单位指导工作;短期学术出差、讲学;开展各种内容的科技咨询服务、学术交流、科技交易活动;跨地区、跨部门、多学科的科研协作攻关;组织跨地区、跨部门的科研——生产——使用联合体;组建集体所有制的业余科研机构;等等。
科学技术转移和定向知识流动,是我们面临的一项新工作。只要我们重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采取适宜的方针政策,这项工作一定会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