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7阅读
  • 0回复

重视老区人民的呼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3-14
第4版()
专栏:来信

重视老区人民的呼声
革命老根据地江西省兴国县东村、鼎龙,地处潋江河两岸。东村公社东坪大队的大木口地段,是连接东村、鼎龙两公社的枢纽,当地人民世世代代只靠一座极简陋的季节性木桥渡河。稍逢涨水,小桥被淹,来往群众只好拥在岸边,靠一只仅能容纳十余人的小木船摆渡。由于船小人多,争吵、混乱、翻船、溺水屡见不鲜,群众为此叫苦不迭。为了支援革命老根据地和山区建设,国家每年拨给江西省几千万元(再由省拨至县,县拨至各公社),其中包括修路、架桥和铺设电线的款项。然而沿河两岸群众仍受无桥之苦。前年,当地群众自发募捐800余元,以求解决这一问题。此外,东村公社所在地虽已装有电灯、电话,仅一河之隔的东坪大队,时至今日却仍以油灯照明。去年,我曾在全国政协会议召开之际,反映当地人民的强烈呼声。但当地群众最近仍纷纷来信,甚至赴京上访,说大木口地段木桥简陋依然如故,东坪大队照旧未安装电灯。
在艰苦的战争岁月中,兴国人民参军参战积极踊跃,约2.3万余人为革命壮烈牺牲。毛泽东同志1934年在第二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上曾盛赞“兴国的同志们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同时郑重呼吁“深刻地注意群众的生活问题”,连“木桥太小会跌倒行人”的细节都着意指出。几十年来,兴国县委和东村、鼎龙公社的干部和当地人民做了不少好事,但我仍想提请各级干部进一步关心老区人民的疾苦,帮助他们解决电灯照明问题,并建造一座能够通行载重汽车的永久性桥梁,切莫再使他们失望!
胡嘉宾 3月12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