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民族团结的赞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02
第2版()
专栏:

民族团结的赞歌
新华社记者 章传根 龙向超
在贵州省的西南角,有一块与云南、广西接壤的美丽富饶的地方,它就是今天成立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在这块方圆16,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200多万布依、苗、汉、回、水、彝、瑶等民族的人民和睦相处,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友爱的赞歌。
一场误会引出了友情
今年1月的一天下午,兴义县巴眵公社梅家湾大队一位姓梁的苗族社员喝醉了酒,在路上蹒跚而行。毗邻的安龙县的一位布依族青年看到后,热情地把他送回了家。谁知这一行动却被老梁误认为是来抢他身上的钱财。一到家,老梁就和他的3个儿子对护送者采取了一些粗暴行为。一向注意维护民族团结的梅家湾大队党支部知道这件事后,批评了错怪客人的梁家父子,并且要他们向对方赔礼道歉。事情发生的第七天,正值大年初一。这天下午,那位布依族青年和他的家属以及他所在大队的干部,都被邀请到梁家过年作客。梅家湾大队党支部在那里举行了一个简短的会议。会上,梁家父子4人和大队党支部书记一再向客人赔礼道歉。那位布依族青年十分感动,连声说:“我们隔山隔水不隔心,布依、苗家一家人,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事后,梅家湾大队党支部还以这件事为例,在全大队进行了一次民族团结的再教育。
“扯皮队”变成了“和睦寨”
菜花吐金,柳丝泛绿。在贞丰县扯蜜山寨的田野里,展现了一幅各族社员团结合作的“闹春图”。年轻憨厚的布依族社员余永华,刚分家自立门户,缺乏生产经验。几个汉族社员便主动去帮他点播早包谷,教他如何管好田间作物。他们见他房子破漏了又帮他修补了房屋,使他能安心投入春耕生产。丈夫在城镇工作的汉族女社员杨方琴,家中缺乏劳力,眼看早包谷播种时节快过去了,她心中着急,想捎信让丈夫回家帮忙。正在这时,十多个布依族男女社员主动地帮她干了一天活,给她家的责任地适时种上了早春作物。布依族社员梁国忠的妻子和小孩先后病故了,全寨社员主动捐钱捐粮,帮助他安排后事,料理家务。象这种团结互助的好人好事,现在在扯蜜山寨比比皆是。
可是,在生产搞“大呼隆”、
“吃大锅饭”的那些岁月里,扯蜜山寨却是另一番情景。那时,全寨50多户人家,因为生产上不去,社员生活困难,群众在生产上、生活上常常发生一些扯皮的事情,人们都把扯蜜队叫做“扯皮队”。实行生产责任制后,这个队生产、生活都发生了变化,粮食连年增产,去年全队每人平均现金收入由过去的六七十元上升到200多元。群众手头富足了,心情舒畅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昔日的“扯皮队”,如今变成了“和睦寨”。
齐心修建电站
在黔西南与广西、云南的交界处,南盘江、多衣河、九龙河蜿蜒其间。三省
(区)壮、苗、布依、水、彝、汉等兄弟民族团结合作,在这里修建一座三江口水电站。1979年4月下旬,三省(区)边界各族人民经过多次筹划,决定动工修建这座水电站,实现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点灯不用油,磨面不用牛”的愿望。修建电站过程中,有了困难和问题,大家总是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加以解决。建站的土建阶段,占用了云南的部分田土,云南的干部就主动做社员的思想工作,让大家不要在土地征用费上纠缠;贵州、广西的群众看到云南兄弟这样顾大局,也主动在财力、人力上多承担责任,以弥补云南方面的土地损失,使电站顺利地破土动工。在架设输电线路时,正是备耕生产季节,广西劳力紧张,他们便主动多提供物资供应。云南、贵州两省边界的群众,也主动承担了架设线路的全部工程。目前,电站即将竣工。这座装机容量为600千瓦的水电站,将在党的生日那天发电,给三省(区)边界方圆百多里的山区农村,带来光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