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逆潮流 背人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15
第6版()
专栏:美国通讯

逆潮流 背人心
本报记者 袁先禄
4月中旬,我来到芝加哥。当天一位美国友人来访,带来一份4月13日的《芝加哥论坛报》,说是有一篇荒唐的社论,让我看看。这家报纸鼓吹搞“两个中国”由来已久。它3月8日的社论受到中国舆论的批评,又在4月13日发表社论进行反驳。这篇社论除了老调重弹之外,还公然声称自己“从来没有接受尼克松政府开始而由卡特政府肯定的北京也代表台湾的外交概念”。
两天后,我遇见芝加哥东北伊州大学的江应澄教授。他说,《论坛报》3月8日社论发表后,他10日就写信批评社论违背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指出“美国武装台湾是干涉中国内政”。信寄走后好久没有音讯,他多次打电话交涉和抗议,总算在4月3日刊登了。
我看了4月3日的报纸。同江教授的信同时发表的,还有一封署名为查尔斯·费希尔的短信。信中指出:
“所有了解情况的人都知道,不论是蒋介石和他在台湾的继承人还是中国大陆,都从来没有采取过台湾要脱离中国成为一个国家的立场。”“《论坛报》社论说台湾是一个‘国家’似乎有点放肆。”
对《芝加哥论坛报》来说,读者的这些批评看来只是对牛弹琴。除了4月13日的社论外,4月15日它在发表一幅关于美国历年售台军事装备的图表时又特别画上了美国国旗和台湾的所谓“国旗”。这家报纸公然干涉中国内政,坚持搞“两个中国”,真是到了冥顽不化的程度!
“不要认为《论坛报》这种言论在芝加哥有多大影响。”一位了解情况的美国人士向我解释:芝加哥是美国中西部重镇,过去保守主义思潮比较盛行,这家报纸的观点还有点市场。近十几年来国际局势的巨大变化使美国人懂得,美国的安全和利益同世界全局是息息相关的。同中国发展关系对美国的重要性,在芝加哥也越来越深入人心“《论坛报》违背潮流,硬要充当反对中国的急先锋,只是使芝加哥人把它看作小丑而已。”
我在芝加哥短短几天的见闻,证明这种看法是有根据的。在我所接触的各界人士中,不少人一再强调中美关系对两国人民和世界和平都有重要意义,应该继续加强。提起《论坛报》的社论,读过的人都摇头耸肩,不以为然。甚至这家报纸的一名外事编辑也表示,社论不能代表他本人和编辑部多数工作人员的意见。
在芝加哥第一国民银行,一位公共关系高级负责人对我说:这家银行成为第一家同中国建立业务关系的美国银行并不是偶然的,美中之间的良好关系不仅在全局上十分重要,而且在经济上也十分重要。芝加哥是美国工农业产品重要集散地之一,需要同中国发展贸易。不少企业界人士也表示,搞“两个中国”破坏美中关系,是不符合芝加哥人的利益的。
即使在一些对当前中美关系发展情况不很熟悉的芝加哥人中,《论坛报》也并没有多少支持者。在“芝加哥国际访问者中心”的安排下,一对年青的美国夫妇星期六好意地陪同我观赏市容。夫人是家庭妇女,她对我说:
“中国是个遥远的国家,我了解不多。但是,我对中国却有着亲切感。”参观奥海拉机场时,接送我的老司机在途中友好地同我聊天,说他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到过上海,至今记忆犹新,希望以后再去上海访问。这些普通的芝加哥人都没有读过《论坛报》的那些社论。当我向他们介绍有关情况时,他们的反应是:“破坏美中两国人民友谊的行动,我们决不会赞同。”
在芝加哥,人心所向是那么明显。可是,《论坛报》3月8日的社论却吹嘘说,社论“反映了美国大多数公民的意见”。关于这一点,一位美国朋友笑着问我:“你是否注意到它在4月13日社论里又把自己描绘成同中国‘有和谐关系的大报’,并且说他们过去支持美国对中国所采取的‘新的主动’?这意味着什么呢?”没等我开口,这位朋友接下去说:“既要违背潮流坚持反华,又慑于潮流而不得不假装对中国还是友好的,这正是它的可笑之处,也是它的可悲之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