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1阅读
  • 0回复

苏派盆景《秦汉遗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16
第5版()
专栏:艺术欣赏

苏派盆景《秦汉遗韵》
张昌颐
最近,在南京玄武湖畔江苏省盆景艺术展览开幕了,苏州馆的一盆古柏树桩盆景,以它迷人的风姿和隽永的神韵,使参观者驻足凝视,流连忘返。
苏派盆景,是我国盆景艺术的主要流派之一。早在唐代,由于自然条件的优越,文化传统的久远,能工巧匠的云集,苏州盆景已初显特色。以后历代更是能人辈出,宋代有范成大,明代有文震亨,清代有胡焕章,近代有周瘦鹃,朱子安,都是著名的盆景艺术家。苏派盆景以树桩盆景为主,古雅精巧,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次展出的这盆古柏树桩盆景,其古柏树桩已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它的树干苍古拙朴,形似枯木,而枝叶却老而弥健,繁茂碧绿,充满着勃勃生机。整棵树桩虽不高大,却给人以顶天立地、挺秀峻峭之感。整个盆景如同一幅优美的中国画,使人观赏以后,余韵悠扬,回味无穷。我国自古有秦松汉柏之说。著名书法家费新我在观赏这盆盆景以后,欣然命名它为《秦汉遗韵》,并提笔写下了“不向半天擎日月,却来片地撼风雷”的诗句,成为这件艺术珍品的生动写照。
苏派盆景历来有一景二盆三几架之说,不仅追求盆景本身的诗情画意,而且讲究盆盎和几架的配置。《秦汉遗韵》所用的盆盎,是一只俗称“大红袍”的莲花紫砂古盆。这只古盆是明初的遗物,通体紫红,古朴雅致,盆面呈莲花状,盆四周也镌刻着莲花图案。
它的几架使用的是一座呈青灰色的青石九狮礅。礅体稳重,造型幽雅,四周刻着九只形态各异的狮子,工艺精湛,古朴生动。据考证,这座青石九狮礅,是元末张士诚府第花园中的旧物,其本身就是一件珍贵的文物。古桩古盆配古礅,使这盆古柏树桩盆景古意盎然,成为苏派树桩盆景中的“老寿星”。
这盆古柏树桩盆景的摆设陈列,也颇为别致:上面是“秦汉遗韵”的题额,两侧是费新我左书的对联,而盆景的背底,是一幅装裱精致、没有任何字画色彩的白轴,在柔和的灯光映照下,衬着白轴观赏这盆盆景珍品,真正收到了“无声的诗,立体的画,生命的雕塑”的艺术效果。(附图片)
图为盆景《秦汉遗韵》。苏州市园林管理局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