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一部《根》式的美国华人血泪史——洪婷婷及其《中国佬》一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16
第7版()
专栏:国际书窗

一部《根》式的美国华人血泪史
——洪婷婷及其《中国佬》一书
黄舍骄
这是美国历史画卷的一角:十九世纪末叶,美国正在修筑横贯美洲大陆的铁路。华工阿公被雇去当劳工,他同数以千计的同胞一起,象奴隶般在工地上干活,开山劈岭,修筑路基。阿公身体瘦弱,但很敏捷,因而被选为点炮手。他登上一只悬挂在峭壁上的来回摆动的篮子,在指定地点装上炸药,点燃引线,然后打信号让人们把他吊上去。倘若动作稍慢,就可能被炸得血肉横飞。后来,他被调去开凿隧道,工程异常艰巨。在那里,人们用锤子一天24小时不停地敲打。由于花岗岩坚硬异常,一昼夜只能推进30厘米。随着隧道爆炸方法的发明,开凿进度加快了,但也引起了新的危险,事故不断发生,阿公的一些同伴成了“象木偶碎片一样飞到空中的人体肉块”,焦糊的皮肉粘在岩石上。此景此情,惨不忍睹……隧道终于凿通了,人们铺设了铁轨,横贯大陆的铁路胜利通车。美国人在通车典礼上宣称,这项“人类历史上最宏伟的工程”,“唯有美国人才能胜利完成……”。
上面是在美国出版的描写华工苦难经历的《中国佬》中的一页。早在描写美国黑人家史的长篇小说《根》风靡美国、畅销西欧前,一些美国华人就已对自己祖先的苦难历史倾注了深情,进行了探索,撰写过著作。他们中间的代表人物之一便是马克辛·洪·金斯顿。她于1973年开始创作回忆录式的小说《巾帼英雄》。作者在书中叙述了一个华人女子在美国社会的种种遭遇,使读者深为感动。这本书,在美国受到热烈欢迎,很长一段时间内,它被列为畅销书,并被美国全国书评协会选为1976年度最佳非小说作品。马克辛·洪·金斯顿从而蜚声美国文坛;美国、日本、法国一些著名报刊也对她侧目相视。
马克辛·洪·金斯顿本名洪婷婷,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父母是华人移民。她以同样注满深情的优美文笔,撰写她的第二部作品《中国佬》,书中的主人公都是她的亲人:祖父、父亲和弟弟。他们的苦难经历既富有真实感,又充满传奇性。同成千成万中国劳工一样,他们被迫离乡背井,前往万里之外的陌生国度,却碰上了移居国的十分冷酷的现实。
说什么世界上有那么一个“金山国”,人们在那里可以依靠自己的双手,白手起家,发财致富;说什么这个国家就是美国……。可是,阿公同十九世纪被招募去美国的成千上万华工一样,同被拐骗去的所谓“猪仔”一样,离别亲人,漂洋过海,得到的只是无限的辛酸和苦难。起初,他们有些人作为木匠或水手,乘船到古巴,然后躲藏在打有“易碎”标记的箱子里,被运往佛罗里达或纽约。这些廉价的劳动力,为美国西部的开发,为金矿、煤矿和水银矿的开采和农业、渔业拚尽了气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正如前面所描述,铁路的竣工,既没有给华工带来欢乐,也没有给他们带来荣誉。相反,随着工程的结束,他们遭到了遗弃。其实,早在铁路建成之前就已开始了驱逐华人的运动,并对华人采取种族歧视的政策,掀起一股持续的排华风潮和反华暴行。1882年,又通过了一项法案,十年内禁止任何华人进入美国。1906年旧金山还颁布法律,规定华人、日本人和朝鲜人的孩子只能到专门为他们划定的保留地学校上学。1924年的一项法律则规定,凡与华人女子结婚的美国男子,其国籍将被吊销……
在这种情况下,华人从忍气吞声、艰苦挣扎直至纷纷被迫出走。阿公正是这支回国队伍中的一员。离境时,他们的财产被剥夺殆尽,阿公只剩下一只小小的金戒指,这还是用他千辛万苦淘金得来的天然金粒铸成的。
洪婷婷的这部作品,较好地探讨了在美国的中国移民的苦难,披露了以往不为人知的一些事实。所以,与其说它是一部小说,毋宁说它是一部华人血泪史,是华人劳工在美国的悲惨经历的缩影。也正因此,这部书的出版在美国引起热烈的反响。
当然,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特别是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加上美国华人本身始终保持勤劳好学的民族优良传统,在各个领域不断取得突出的成就,他们的地位和境遇,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正如许许多多美国华人曾络绎不绝地参观在旧金山举办的“美国华人历史文物展览会”一样,老年华人从《中国佬》一书中重温了他们早年的辛酸经历,青少年一代华人更是从中上了历史的一课。不忘故土和不忘祖先,正激励着他们奋发向前,不断创造出新的成就。这,也许正是美国社会上不少人士,要求重新估价200年来华人在美国历史上的作用的原因之一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