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适应山区特点和实行责任制以后新情况 景谷县小学教育形式灵活多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17
第1版()
专栏:

适应山区特点和实行责任制以后新情况
景谷县小学教育形式灵活多样
本报讯 记者王惠平、杨良化报道:“普及小学教育的决心要大,步子要稳,方法要灵活多样,要面对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以后出现的新情况,破除‘一刀切’,跟上新措施。”这是云南景谷县政府近两年领导农村教育工作的一条主要体会。按照这条路子办学,景谷县在落实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过程中教育事业获得较大发展。
景谷县是个祖国西南边疆地区多种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县,多年来农村教育事业比较落后,虽然年年讲普及,结果却是年年期限、指标落空,学生越来越少。
1980年以来,结合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普及小学教育的文件精神,景谷县委、县政府总结了前些年的教训,并且针对农业生产责任制落实以后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了四条新措施:
一、发动农民群众和各级干部,以大队为单位自下而上地讨论制订本队、本社和全县的普教规划。按照这一规划,全县90%左右的大队都可以在八十年代以内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目标。
二、在加强对学校教师和干部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建立了教职工岗位责任制。明确规定把逐年提高本片农村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学生巩固率和学习成绩合格率的要求落实到学校、班级和教师。
三、在办学形式、学习年限和教学要求上,尽可能适应和满足当地群众的实际需要,不拘一格办教育。农村小学改过去的单一全日制教学为允许半日制和早、午、晚班等多种形式在一所学校、一个教学班并存的灵活教学体制,并对散居在偏远深山里的农民子女实行巡回教学和送教上门。
四、把青少年普及教育和成人业余教育结合起来,成人夜校可以把白天上不了学的小孩收进来读书,普通学校教师凡有条件的也要教成人扫盲课。
实行这些措施以后,教师的责任感和教学积极性显著提高,纷纷走村串寨动员儿童入学,大批以前无法入学的放牛娃放羊娃在完成任务后,可进早晚班学习。各类小学的在校学生数目持续增多,仅去年一年就多收了近3,000名儿童入学,学生的流动率也大为降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