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阅读
  • 0回复

康洼发展篦子业全村渡荒不发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7-12-04
第2版()
专栏:

  康洼发展篦子业全村渡荒不发愁
【本报冀南二日电】衡水康洼群众,发展该村特种手艺篦子业。该村一百零三户,男女四百八十六人,每人平均二亩多地,每年农业收入不够全年的生活。事变前该村有篦子作坊,日寇投降后,没有恢复,贫苦群众已渐渐没法维持生活。今年正月村里开了四个私人作坊,一个合作社作坊。秋后总结,工人工资及商贩红利,共得五百万元。秋征中群众说:“今年咱们贫苦会员交公粮没发愁,得的工资米还用不清哩。要没有篦子作坊,恐怕弄不了个冬饱。”因今秋年景很坏,群众生活更需依靠作坊。今冬自愿规定了公约:(一)统计贫苦会员没手艺的四十多人,分了八组,发作坊的篦子不用资本,按批发价九扣,卖出交款,剩回退货。有手艺的男女会员和小孩,完成家庭杂活后,随时作工。(二)各作坊工资价格一致,全体工人讨论决定。无论大小工,比春季增加一百元。(三)股金不限制,会员剩余工资可随时入股。(四)各作坊出的成品,归合作社统一售出(为了各作坊货品价格一致)。该村初步结帐,每天能出三十万元流水。与去年比较起来,去年百分之八十户的生活不足,今年则全部可渡过春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