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大同市离休老干部热心街道工作 在维护社会秩序、改变环境卫生等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7-26
第3版()
专栏:

大同市离休老干部热心街道工作
在维护社会秩序、改变环境卫生等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
本报讯 通讯员殷实、记者齐志文报道:居住在山西省大同市城区各街道的离休、退休老干部热心街道工作,他们中有38人担任街道基层党支部书记,有8人被选为居委会主任,有34人挑起街道办的工商企业领导的担子,大大加强了街道基层组织的领导,在教育青少年,维护社会秩序,改变环境卫生等方面起了显著的作用。
城区西街第十三居委会在市西北角城墙脚下,那一带又脏又乱。退休干部贾鹿英担任党支书后,带领党员和街道的积极分子,辛辛苦苦干了几个月,运垃圾,修路面、厕所,粉刷墙壁,种树栽花,改变了这个管区4条街31条小巷的环境面貌,成为省的卫生先进单位。黄宝山同志是位二等残废军人,从部队回到南关街第十一居民委员会后了解到,这一片有120多名中小学学生,就主动和17个中小学校联系,担任校外辅导员。他拿出残废金买了图书、象棋、扑克,亲手砌了个乒乓球台,建立起校外辅导站。以往有些孩子旷课不好好上学,戏狗逐鸡,惹事生非,而今孩子们守纪律,做好事,帮助邮递员投递了800多封信,把拣来的9辆自行车交了公,还给7个迷路的小朋友找到家。1941年参加革命的老干部王海棠,住在南关第十居委会,那里有几十名高中毕业生在家待业,而附近16家工厂企业的职工没食堂。老王将自家的木料、桌子、床板拿出来,筹集600元钱,组织青年们办了个大众食堂。青年们有事干,职工们吃饭方便,家长们也放心。在老王的帮助下,有3人入党,7人参加共青团。更多的老同志走街串巷维持社会秩序,调解家庭纠纷。
老同志们说:“我们离休不退色,现在不能添砖加瓦了,也要穿针引线;添不了斤,也要添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