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阅读
  • 0回复

漫话书法艺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01
第5版()
专栏:

漫话书法艺术
张宝林
书法,是一种神奇的艺术。它不需要昂贵的原料和精巧的工具,但求一笔、一墨、一砚、一纸足矣;它没有巍峨的外观、斑斓的色彩、生动的形象、迷人的旋律,只是把方块字写在纸上。但是,它却是举世公认的东方艺术的瑰宝,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象征。以自己的心血创造了这门艺术的那些杰出的人物:王羲之、智永、颜真卿、张旭、怀素、米芾……如灿烂的群星,在世界文明史上放射着绚丽的光辉。
有人说,书法同雕塑、舞蹈、绘画一样,同属于造型艺术的范畴,它通过笔法、墨韵、间架、行气、章法来反映、表达书家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感情。我不很懂得书法理论,但认为这种说法有些道理。在留有历代书家碑刻的胜地,在琳琅满目的书法展厅,我常常流连忘返。从那雄奇、秀媚、险劲、流动的笔触,大小、长短、险夷、欹正的字形,宽窄、曲直、疏密“黑白”的布局中,我似乎看到了“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虎卧凤阙、龙跳天门”。
我还喜欢看书法名家写字。亲眼看着一件件酣墨淋漓的书法珍品在书家笔下诞生,真是一种艺术享受,一种不亚于看崔美善的长鼓舞或在泰山玉皇顶观日出的艺术享受。
今年春上,书法家协会组织在京会员聚会座谈,作为记者,我躬逢盛会,又一次目睹了会后的当场挥毫。这些书法家的气质、风度、修养、专长各不相同,挥毫表演的风格也迥然有异。有的性情沉稳,写起字来精雕细刻,一笔不苟;有的热情奔放,下笔如龙腾虎跃,猊走蛇奔。有的身体羸弱,笔下却有千钧力;有的年事甚高乃至逾百如孙墨佛老人,笔触仍然充满青春活力。然而,最使人神飞魄动的是那七寸柔管,它或提或按或转或折,无论捏在谁的指中,都是得心应手,尽如人意。看它那轻重缓急的动作,起伏跳跃的身影,不正象舞蹈家轻盈的舞步;看它从容不迫地泻出艺术,不正象旭日跃出云层,给人以强烈的美的感受吗?
同样是一支笔,在书家手里能产生艺术,在外行手里却只能涂鸦,奥妙何在?我忽然想起一件往事。那是在书法家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期间,也是这样一次挥毫表演大会,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以他那独具的秀美而刚劲的字体写下了这么几行字:
“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铤,不作张芝作索靖”。
这是宋代大文学家、书法家苏轼的一段话,意思是只要象“书圣”王羲之、“草圣”张芝那样苦练基本功,即使达不到他们那样的水平,也总和王献之、索靖相去不远。
是的,书法家的造诣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驾轻就熟的后面,是执着的追求、坚强的毅力和水滴石穿的“韧”的精神。书法是如此,其他各种艺术莫不如此。那些幻想着不费心力,仅凭一时心血来潮就能夺取艺术桂冠的人,永远也不能登堂入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