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尼什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13
第6版()
专栏:南斯拉夫通讯

尼什行
本报记者 黄炳钧
从南斯拉夫的首都贝尔格莱德出发,往东南行车246公里,即到达塞尔维亚共和国第二大城市、南斯拉夫的主要工业中心之一尼什。
刚进市区,抬头就望见一条横幅:“欢迎光临电子城!”路的左侧,一大片各种颜色的小轿车在夏日骄阳下闪闪发光。有人曾错以为是哪家汽车制造厂生产的小汽车正集中待运呢,哪知道,这是尼什电子工厂职工小轿车的停车场。
这里的职工有17,000人,算上家属少说有5万人,在19万人口的尼什市,每4人中有1人是尼什电子厂的人,因此,有人把尼什称为电子城,并非夸大。电子厂在经济上对尼什的意义就更大了。据说,这里的厂房,如要顺着生产线走一圈,约有60公里长。电子厂还有部分分厂和车间设在贝尔格莱德和3个共和国、1个自治省,销售和维修网遍及全国。全部职工27,000人,工厂还在继续扩大发展。
尼什电子工厂建厂时是专门生产无线电收音机和X光透视机的。1958年它向市场提供了南斯拉夫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十三年以后掌握了彩色电视机的生产。现在南斯拉夫市场上出售的各种电视机主要是尼什生产的。产品品种扩大了许多倍,从铁路信号系统、遥控设备、医用电气设备到电炉、洗衣机、洗碗机、电熨斗等日常家用电器。大概不会有哪个家庭不使用尼什电子厂产品的。
在该厂的一间会议室里,副总经理米尔科·米尼奇工程师向记者谈到尼什厂在工艺发展中走过的道路。他说,工厂从无到有,在起步时买进了西门子等西方老牌电子公司的专利,显然是需要的,对南斯拉夫电子工业的建立和发展也是有利的。但工厂意识到,从长远来看必须依靠自己的知识,建立自己的工艺。因此,早在二十年前,招进了2,000名具有各种高等专业教育程度的专家,同时又向2,000名大学生发放助学金,让他们毕业后到这工厂工作,对培养和配备技术干部作了很大的投资。南斯拉夫第一台黑白电视机是用外国专利生产的,而第一台彩色电视机的生产已使用自己的工艺了。1974年成立的研究设计科研所,今天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尼什电子厂今天已建立了从生产元件到最终产品的完整体系。全部产品的30—35%供出口。
尼什的同志说,电子工业只是近些年来才成为尼什的主要工业部门,在这之前尼什则是一个机械工业中心。但旧有的机械工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经过39次大轰炸,基本上全部遭到破坏。今天,有14,000名职工的尼什机械工业已拥有全新的厂房,最现代化的设备。更可贵的是机械工业部门的工人队伍,他们既有革命的传统,又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尼什至今仍是国内数一数二的机械工业中心。
尼什的工业,以电子、机械为骨干,还有全国有名的烟草厂,以及纺织、针织、皮革、家具,特别是食品工业等部门。
领导着尼什这个工业中心的是些什么人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访问了区议会。议会位于市中心的一座旧建筑里,门前没有警卫门岗,进门往右一拐,就是议会主席的办公室。议会主席约齐奇实际上是尼什区的区长、尼什市的市长。他个子不高,今年才三十九岁。他笑着说:“尼什就是一个青年的城市,19万人口中青年占45,000人,目前在大中小各级学校上学的有54,000人。”市长虽然年轻,但已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他是机械工程师,在尼什机械厂当过厂长助理,后来又在尼什大区的经济联合会当了一年主席,今年4月当选区议会主席。主席和3位副主席共4人,倒有3人来自经济部门。约齐奇市长说,对他们来讲,抓经济是首要的任务。
约齐奇市长精力充沛,每天总要召集几次会议或找人谈话,还要访问一两个工厂或街道组织,就地解决问题。有时市民找上门来,一定要见市长,他总是尽量满足要求,这样他平均每天接见一两位来访者。他为尼什的发展、为尼什人民的幸福而日夜操劳。
尼什电子工厂的电子计算机中心。
黄炳钧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