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阅读
  • 0回复

直奉战争与北京政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16
第5版()
专栏:学点国民史

直奉战争与北京政变
1920年直皖战争后,直奉两系军阀为争夺地盘和对北京政府的控制权,产生了分赃不均的矛盾。受日本帝国主义操纵的奉皖两系开始重新联合,以对抗英美帝国主义支持的直系军阀。与此同时,以孙中山为首的广东政权,为实行北伐,采取了分化北洋集团、联合奉皖共同倒直的策略,形成了粤皖奉“三角同盟”。
1922年初,直奉矛盾渐趋白热化。4月14日,奉军挥师入关。4月29日,张作霖在军粮城下达总攻击令,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吴佩孚指挥直军沿津浦、京汉两线与奉军展开激战。5月4日,西路奉军十六师临阵倒戈,造成全线崩溃,张作霖仓皇败退出关,宣布“东北自治”。后经英美教士调停,双方签订停战协定。
直系战胜奉系,独霸北京政权后,又先后驱走徐世昌、黎元洪两个总统,于1923年10月贿选曹锟为“大总统”。这幕丑剧将直系的政治资本输得精光,加以内部各派争权夺利,政潮迭起,陷于四分五裂。直系的主要支柱吴佩孚,不满于曹派的驱黎贿选,在洛阳埋头练兵,力图实现其“武力统一”的野心;直系将领冯玉祥、王承斌等人,在直奉之战和驱黎贿选中为曹家立下汗马功劳,到头来却被吴佩孚削夺了地盘或兵权,曹锟的嬖人李彦青又经常克扣下面的军饷,不少人心怀怨恨,蓄志报复。
正当吴佩孚开赴洛阳,整军经武,醉心“武力统一”之际,张作霖也在关外厉兵秣马,编练新军,伺机再度问鼎中原。他们分别得到英美、日本帝国主义的军火和军事技术援助,建立了空军和兵工厂。长城内外,战云密布,大有一触即发之势。1924年9月发生的江浙战争,遂成为第二次直奉战争的序幕。
江浙战争是江苏的齐燮元与浙江的卢永祥两个军阀之间的一场战争,其目的是争夺淞沪地盘。齐、卢分属直皖两系。卢永祥是反直“三角同盟”中皖系的主要军事力量,与粤奉订有同时攻直之约,但由于奉方发动较晚(粤方未能发动),直系皖、闽、赣各省军队先后攻浙,特别是孙传芳部由闽入浙,攻占衢州、嘉兴,使卢腹背受敌,兵败下野。
江浙战争尚在激烈进行之际,张作霖以反对攻浙为由,于9月15日起兵讨直,自任“镇威军”总司令,任命姜登选、韩麟春为第一军正副司令,李景林、张宗昌为第二军正副司令,张学良、郭松龄为第三军正副司令,张作相、丁超为第四军正副司令,吴俊升、阚朝玺为第五军正副司令,许兰洲、吴光新为第六军正副司令。以第一、三军进攻山海关、九门口;以第二军为南路,第五、六军为北路进攻热河;以第四军为总预备队,暂驻锦州。
曹锟接到奉军入关的急报,立即电召吴佩孚入京,并下令讨张。9月18日,吴佩孚就任“讨逆军”总司令,点将于公府四照堂,任命王承斌为副总司令兼后方筹备总司令,彭寿莘、王怀庆、冯玉祥分任第一、二、三路总司令,曹锳为后援军总司令,张福来、胡景翼分任援军第一、二路司令,迎战奉军。
这次战争双方各投入兵力约25万人,并均有海、空军参加作战,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
9月15日奉军两路进攻热河,第二次直奉战争正式展开。热河直军王怀庆、米振标等本非战将,屡战屡北。一周之内,奉军连克开鲁、朝阳,直指凌源、赤峰。
山海关、九门口一线是两军争夺的重点。9月18日,直军第一路彭寿莘部与奉军接仗,战况日趋激烈。10月7日,奉军攻陷九门口,山海关直军正面阵地动摇,吴佩孚急调张福来部增援,并于11日亲赴山海关前线督战。每日双方阵地炮火连天,伤亡惨重,战况空前炽烈。在吴的亲自指挥下,直军于19日夺回九门口。
正当吴佩孚在山海关与奉军酣战之时,直军后方酝酿着的一场巨变日渐成熟。直军第三路总司令冯玉祥,对曹吴把持政局、排除异己的行为久怀不满,感到依附直系没有出路。他一方面通款于奉张皖段,一方面与国民党人徐谦等及与国民党关系密切的黄郛保持接触,伺机倒直。战争爆发前夕,冯与直军援军第二路司令胡景翼、第十五混成旅旅长孙岳等秘密结盟;战争爆发后,又举荐孙岳任北京警备副司令,作为内应;受吴佩孚排挤的直军副总司令王承斌,也参与了这一密谋。冯部原定出古北口挺进平泉,会合直军第二路进攻奉军侧翼,但冯且行且止,观望成败,及至得知直军战局不利,便下了倒戈的决心。
10月22日晚,冯下令截断京奉、京汉线的交通联络,星夜回师北京,发动北京政变,囚禁了曹锟。冯等发表主和通电,胁迫曹锟下达停战令并罢免吴佩孚本兼各职。25日,冯玉祥、胡景翼、王承斌、孙岳、黄郛等在北苑举行会议,议决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并请段祺瑞出来维持大局;同时宣布成立“中华民国国民军”,推冯为总司令。11月1日组成摄政内阁,黄郛任总理。11月5日,冯部将清逊帝溥仪驱逐出宫。
冯玉祥的倒戈使直军阵脚大乱,吴佩孚于10月25日率兵一部回救北京,前线战事交由张福来指挥。28日,奉军攻占滦州,截断直军退路,直军溃如山倾。31日,奉军攻占山海关,大举入关。直军主力完全覆灭。
与此同时,直系和依附于它的军阀进一步分化。山东督军郑士琦和山西督军阎锡山宣告“中立”,分别切断津浦、京汉两线。吴佩孚的援兵和退路均被堵截。在奉军和国民军的夹击下,他不得不于11月3日率残部二千余人登舰由海路南逃,到英美势力控制的长江流域徐图再起。第二次直奉战争就此结束。
不久,段祺瑞在奉系操纵下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冯玉祥的国民军遭到排斥,北洋政权又被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奉系军阀所把持。(章立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