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阅读
  • 0回复

信念的力量——江西铜基地副总工程师寿念曾入党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18
第3版()
专栏:通讯

信念的力量
——江西铜基地副总工程师寿念曾入党记
本报记者 赵相如
这也许是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当造反派气势汹汹地责令寿念曾交代自己的“反动罪行”时,他却用颤抖的手写下了一份“入党申请书”。在这份申请书上,他对自己的前半生进行了认真的解剖,同时对由于造反引起的企业瘫痪,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有的好心人问他:“你朝不保夕,真的心里还想入党?”他执着地点点头:“是的,真的想……”
在那动乱的岁月里,寿念曾这个从旧社会过来的所谓“臭老九”,入党志愿无疑是不被理睬的。
时间推移到1981年11月23日,寿念曾的宿愿终于得到了实现。
只有在阴暗潮湿里待过的人,才懂得阳光的宝贵。寿念曾1947年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时,满脑子是“落后的中国要靠工业来拯救”的思想,并没有阶级觉悟。靠了伯父的引荐,他走进了马鞍山铁矿。本想大大施展一番抱负,可是眼见国民党要人拆高炉卖废铁、拆铁轨卖废钢,明抢暗夺,中饱私囊,一个好端端的矿山被破坏得象个瓦砾场,他失望了。正当他处于苦闷彷徨时,马鞍山解放了。一个月后,矿山亮起了灯火,矿车轰隆隆奔驰,生产恢复了。“这才象干事业的样子!”这是党留给这个知识分子的头一个印象。1953年,马鞍山要恢复高炉,军代表要寿念曾独立承担高炉土建设计任务。在高炉建设中,他亲眼看到军代表连续3天3夜干在第一线,累得吐了血。寿念曾心头,开始萌发了一种信念:“共产党才是真正要救落后中国的,是为民族为人民着想的!我要成为这个组织的一员!”他向党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
美好的信念是会受到风浪的考验的。十年动乱时,他被当成“特嫌”关进了牛棚。他不理解,但他毫不失望,拚命读《毛选》。一天,有个老同志悄悄对他说:“相信党!要坚持真理,不要怕打击!”几句话给了他无穷的力量,眼泪忍不住往下掉。他明白了:笼罩在中国大地上的乌云一定会消散,那些气势汹汹的人不代表党!1975年,组织上要寿念曾参加武钢一米七轧机建设。他到现场时象头老牛似的默默地干着,有时连续干30多个小时。别人问他:“你是个特嫌,干吗那么拚命!”他说:“党要我来,说明不是特嫌。我已经9年没有给党正经地干点工作啦!”
粉碎“四人帮”后,他看到一些人对这个不满意,对那个也看不顺眼,议论多,工作少。他就对一些青年人说:“尽管我还不是个党员,但我认为党是有希望的,是能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四化’伟业的!我们要为党分忧,不要去做削弱党的威信的事呵!”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当时,组织上让他为江西铜基地作规划。铜基地有七大矿山、一个冶炼厂,他在几天里都跑了个遍。
他是个大型铜基地的副总工程师,但人们经常看到他晴天穿件蓝布工作服,雨天披件胶布短雨衣,脚穿长统胶靴,从这个矿窿里走进那个矿洞里。公家给他配的小汽车,他不坐,到几百里外的矿区去,自己买张长途客车票。他到美国去考察,原定3个月,对他来说这正是极好的一个学习机会。组织上突然要他提前两个月回国,他毫无怨言地回来了,没有给自己带回什么时髦的洋货,却捧回来大批技术资料。他今年58岁,和爱人结婚快三十年了,可一直分居两地,两人在一起的时间不到2年。1980年,他得知爱人和孩子病了,虽然心里很焦急,可是一见矿山工作繁忙,咬咬牙坚守在岗位上。
有人说寿念曾对自己的要求过于苛刻。有一回,外国专家来察看选厂地址,寿念曾陪同。新的矿山上没有路,天又下着细雨。他是一行人中年龄最大的,但他照样和别人一道爬山,从上午8点一直爬到下午4点,连年轻的翻译都吃不消了,他依然神采奕奕地和外国专家边走边谈。吃饭时,外宾在地上打开了啤酒、罐头准备进膳,却找不到一直陪着的寿念曾。原来他带着两个馒头,躲在另一个地方,和工人同志一边吃,一边乐呵呵地听着他们说笑话。
入党后,寿念曾只觉得一身是劲。虽然他是铜基地的技术总负责人,但只要领导同志不在基地,不管是计划、财务、基建上的事,只要找到他,他都敢负起责任来认真处理。他说:“对党的信念,是我的力量的泉源,我要把每一分钟都用在党的事业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