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6阅读
  • 0回复

把保护环境与发展生产紧密结合起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22
第1版()
专栏:社论

把保护环境与发展生产紧密结合起来
良好的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经过近10年的努力,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由于长期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工业生产建设中没有或很少考虑环境保护问题,大部分工厂没有同时采取防治污染的技术措施,以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程度还相当严重,应当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发展生产必须注意环境保护,搞好环境保护可以促进生产发展。只考虑当前生产需要,不考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生产的发展,是错误的。我们应该既有生产观点,又有生态观点,把保护环境与发展生产紧密结合起来。
工业污染,必须治理,但当前国家财政困难,一时不可能为此拨出大量资金。防治污染要从我们的国情出发,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主要依靠工业部门和企业本身的力量,挖掘潜力,自己解决自己的污染问题。有些污染,及早治理,并不需要花多少钱,如果迟迟不解决,不仅将来要花更多的钱,而且更难于治理。
许多工业企业污染严重,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管理不善。在企业整顿中,要把加强环境管理、控制污染,作为整顿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检验整顿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切实把环境管理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整个生产过程中去,在抓生产的同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建立相应的环境保护机构和经济责任制,实行企业环境保护厂长、总工程师负责制,明确企业对社会、职工对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的经济责任,把责、权、利和企业的环境效果联系起来,和生产经济效益统一评分计奖。
我国大部分企业工艺落后,设备陈旧,资源、能源消耗高,跑冒滴漏严重。对现有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一条重要方针,也是解决工业污染的有效途径。各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必须把防治污染作为技术改造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改革工艺路线、更新设备时,积极解决污染问题。要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使资源能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品。尤其要注意提高综合利用水平,采取积极的回收措施,打破行业界限,实行厂际套用,使“三废”资源化。对生产工艺上必须排放的“三废”,要认真进行净化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我国好些地区污染严重,跟工业布局不合理有密切关系。在工业调整、改组中,要严格按照城市总体规划,逐步搞好工业布局。所有工业企业的建设,都要根据城市的性质,符合城市的发展方向,考虑到环境的制约条件,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规定,不能随意新建、改建、扩建工厂。今后,在城镇居民稠密区、水源保护区、风景游览区不准建立污染扰民的企业、事业单位。对现有的布局不合理、污染严重而又难以治理的企业,要分别不同情况,坚决实行关停并转。要在专业化改组中,逐步建立行业专门化协作中心。要把各种分散的污染扰民严重的厂点集中起来,以便于集中治理“三废”,提高劳动生产率。严格禁止城市工厂将污染毒害严重的产品生产,转嫁给没有污染防治措施的社队企业。
防治工业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关系到各个经济领域,牵涉到各个工业部门。各级人民政府要把这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总结经验,认真做好统筹、协调、监督工作,并帮助企业通过多种途径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保护和改善环境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进行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我们要坚决执行国家有关法令和规定,积极行动起来,推动防治污染工作的开展,争取尽快扭转工业污染严重的局面,努力做到生产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