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日本朋友来信指出日中友好基础不容破坏 政府对教科书问题不应拖延时间蒙混了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22
第6版()
专栏:

日本朋友来信指出日中友好基础不容破坏
政府对教科书问题不应拖延时间蒙混了事
本报讯 最近,本报又陆续接到一些日本朋友的来信。这些信,进一步批驳和揭露了日本文部省篡改历史、美化军国主义的行为,敦促铃木政府就教科书的问题早日作出决策。来信指出,日本的一部分人,嘴上说是“谦虚地听取外国的意见,实际上是不想坦率地承认是非”。来信强调,决不能让一些“图有阴谋的人把日中两国人民辛辛苦苦修筑起来的友好基础破坏掉”,更不能允许“日本政府在这个问题上拖延时间、蒙混了事”。
高知县日中友好协会会长西内春生来信说,日本的一部分人,一面声称“谦虚地听取外国的意见”,一面却在大肆宣扬“外国的抗议是干涉内政”,这实际上是“不想坦率地承认是非”的表现。西内说,日本教科书的问题,不仅“关系到日中友好的基础”,而且“关系到日本的和平、繁荣以及日本国民的幸福、日本民族的未来”。西内指出,近代和现代史上,“一个很长的时期,日本军国主义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幸,这是显而易见,谁也抹杀不了的。”当然,“这一段历史同两千年的友好历史相比,是短暂的一段,但是,我们却不应该忘记这段历史,要深刻地进行反省。而且要让子孙后代牢牢记住”。西内认为,“日中友好的基础就是要承认事实,进行反省”。
西内在信中还指出,日本政府中的一部分人把问题的性质扯到审定教科书的制度上,由此荒谬地提出所谓“干涉内政”的问题,这是卑鄙的。西内说,现在亚洲各国之“所以愤慨,并不是因为教科书的审定制度问题,而是因为把‘侵略’改成‘进入’的日本执政者的态度问题,和美化已经在国际上成为定论的侵略战争的问题”。由于日本公开篡改历史,当然也就“违背了日中联合声明中有关对过去反省和将来不称霸的承诺”,因此,“人们自然怀疑日本是不是在破坏日中友好”。
西内在批驳日本一部分人的错误见解时说,一些人强辩道,“不能说自己国家的坏话,不能向着外国,成为中国的追随者”,这些话“完全和战时右派唱的调子一样。这是复活法西斯主义所惯用的伎俩”。西内指出,“真正的爱国者并不掩饰本国的缺点,更不会粉饰过去的历史事实,而是根据前车之鉴,正确对待历史”,现在,一部分人打起“爱国”的旗号,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把人们“导入所谓的爱国的错误歧途”,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
西内最后说,“我们绝不允许日本军国主义东山再起,我们要为维护日中友好而奋斗一生”。
横滨市的诗人千早耿一郎来信说,“我是一个曾经参加了侵华战争的日本人,这场战争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我知道日本军对贵国犯下了残暴的罪行,我感到非常惭愧和不安”。但是,“日本政府忘记了过去的残暴历史,篡改教科书,令人愤怒”。
千早还给本报寄了两本书。他说,1954年我出版了诗集《长江》,借以表达我对中国人民的诚挚感情,我要让人们知道,在日本还有“我们这样的希望友好的广大人民”。
76岁高龄的岩田选举科学研究所所长岩田英一致信本报说,日本侵略中国,我们都是有目共睹的。当时“我曾参加反抗日本军国主义的斗争”,因此,“往事记忆犹新,决不允许文部省篡改历史、歪曲事实”。岩田还决定把反对对中国进行侵略的1931年9月的一份报纸寄给人民日报,用以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
秋田县的山本来信说,教科书的问题,已经拖了好长时间。这中间,日本有关人士一会儿说是内政问题,一会儿说是责任不在民间,还说要虚心听取他国的意见,可是,就是不触及问题的实质。我们认为,这是政府有意“拖延时间,想蒙混了事”。山本指出,这样下去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更加“损害了日本的形象”,“日本必须从大局着想,希望铃木政府早日做出决策”。山本还说,很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图有阴谋的人”,想把“日中两国人民辛辛苦苦修筑起来的友好基础破坏掉”,“这决不可掉以轻心”。
日本福岛县中学教员三田来信指出,日本政府必须立即“采取措施”,“错了就改过来”,不然“难以取信于民”,“使人民失去对政府的信赖,同时,也令人怀疑政府暗中是不是仍想作日帝的美梦”。三田最后说,实际上,错了改过来,“并不碍事,而且总比不改和晚改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